出自明末清初王夫之的《洞庭秋三十首(其十八)》
拼音和注音
shén guāng sì yìng fēi máng jiǎo , jù yǐ xīng yuè xiāng zá xiá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月相:月亮明亮部分的不同形状。主要的月相有四个,即朔、上弦、望、下弦。
神光:1.神异的灵光。2.精神;神采。3.汉代宫名。
芒角:指植物的尖叶。指星辰的光芒。笔锋。棱角。指人的锋芒或锐气。犹端倪。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原诗
欱然敛精归元包,匀凝活汞停煎炮。
穹窿舍此复何有,沆瀣相干故不交。
稍觉丝缗牵静谧,非分玉笛喧淫咬。
神光四映飞芒角,讵倚星月相杂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