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无处不阳春,道路何曾困得人。

出自宋代朱熹的《次韵择之见路傍乱草有感》

出自宋朱熹的《次韵择之见路傍乱草有感》

拼音和注音

shì jiān wú chù bù yáng chūn , dào lù hé céng kùn dé r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无处: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犹无为,无常。

世间:人间;世上。

何曾:(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这些年来,他~忘记过家乡?

道路:人、马、车辆通行之路:~平坦|~崎岖|宽广的~。②喻指社会上抽象意义的路:人生的~|艰苦的~|改革开放的~。

阳春:(名)指春天:~三月。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世间无处不阳春,道路何曾困得人。

若向此中生厌斁,不知何处可安身。

诗词推荐

云开日出四窗明,恰到犹余梦自生。一枕觉来人寂寂,时闻儿子读书声。

一别罗浮竟未还,观深廊古院多关。君来几日行虚洞,仙去空坛在远山。胎息存思当黑处,井华悬绠取朝间。弊庐道室虽邻近,自乐冬阳炙背闲。

重槛构云端,江城四郁盘。河流出郭静,山色对楼寒。浪草侵天白,霜林映日丹。悠然此江思,树杪几樯竿。

灵岳占佳气,琳宫閟宝衣。应祈符圣历,锡号焕皇扉。日月尧同数,讴歌启与归。伤心五云去,不见六龙飞。

积雪峰西遇奖称,半家寒骨起沟塍。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授钺已闻诸国静,坐筹重见大河澄。功居第一图烟阁,依旧终南满杜陵。

鲁望隐时曾为钓,季鹰归日已成名。

乐府多传之。惜其止叙藩方宴游之盛,而不及皇都。真隐居士用韵以补其遗。霞霄丹阙,瑞霭佳气,青葱如绮。才半月、东君雨露,无限韶华生宝砌。渐向晚、放烛龙掀舞,周币红蕖绀蕊。况对峙、鳌峰赑屃,不隔蓬莱弱水。圣主有乐升平意。引芝华、双辇凝翠。纷万俗、歌谣弦管,声混莺

踏得度溪湾,晨游暮不还。月明松影路,春满杏花山。戏狖跳林末,高僧住石间。未肯离腰组,来此复何颜。

银塘打尽万银梭,岸上笭箵来正多。船载月明犹有月,无船无月欲如何。

沿路梅花管送迎,庐山初别雪初晴。若无急事相驱役,有酒人家便不行。

衮衮年光挽不留,即今已白五分头。病中对酒犹思醉,梦里逢人亦说愁。青海战云临贼垒,黑山飞雪洒貂裘。丈夫有志终难料,憔悴渔村死即休。

山樵竹里居,略彴才堪渡。落日澹平畴,牛羊点寒暮。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欲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鲁侯乃献岑鼎。

云雨黄昏无处所,虚亭凉色满空江。客中良夜秋三五,水底青天月一双。露气凝珠依玉树,桂花飞霰落银缸。相看况有同心在,弄影酣歌坐竹窗。

肩耸三峰峻,眉厖八字横。玄谈人绝倒,家法句新清。八俊先张子,诸公少贾生。已传乌鹊喜,欲听鶺鴒声。

为客弹长铗,□□□短衣。奈何年不肯,五过古来希。

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

廓然寥豁绝边垠,一点云生翳眼尘。真达不疑融万象,更须知有路翻身。

公去吾道辱,公来吾道荣。生民系休戚,国势随重轻。先生如九鼎,坐折奸宄萌。天如欲平治,用舍若为情。

梁溪归自镜湖天,笔棬湖光入大篇。倾出锦囊和雨湿,炯如柘弹走盘圆。许分句法何曾付,自笑芜辞敢浪传。两集不须求序引,秖将妙语冠陈编。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