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xiàng wǎn xīn bù yí , zhōng tíng lì pái hu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徘徊: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中庭: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2.厅堂正中;厅堂之中。3.庭院;庭院之中。4.指现代高级旅馆中庭院式的大厅。5.中草药“百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向晚:夜晚来临的时候。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向晚心不怡,中庭立徘徊。
群雅竞鸣噪,孤鸿独无依。
无依亦何恨,禀气与时乖。
物情逐时好,志士多苦怀。
咄哉贾太傅,厝薪胡独悲。
黄竹有遗歌,至今令人哀。
笼鸟望云端,自伤翅翎摧。
海滨有大老,何时当来归。
知音苟不存,五弦徒自挥。
怅望武夷云,我身安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