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美夏木图

董元夏木不复见,俗本纷纷何足观。
陈郎笔力能扛鼎,写此千章生昼寒。
阴森似有神灵会,偃蹇直作蛟螭蟠。
天鸡晓鸣清籁发,木客夜度云旂翻。
林下文人行杖藜,石根叶落失旧蹊。
孤童幞被向谁宿,山风萧萧日薄西。
商岩紫芝自可食,武陵桃花原易迷。
人间澒洞不可处,莫畏虎啸并猿啼。

作品评述

《陈仲美夏木图》是明代张羽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夏日林木景象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夏日林木难寻踪,
庸俗纷纷不足观。
陈郎笔力扛鼎重,
此篇千章生白寒。
阴森似有神灵会,
蜿蜒曲折如蛟蟠。
晨曦鸣鸡清脆发,
夜晚云旗翻风幡。
林中文人手扶拐,
石根叶落失旧径。
孤童寻宿谁相依,
山风吹拂日将西。
商岩紫芝可食用,
武陵桃花易迷离。
人间浑浊不可居,
勿惧虎啸及猿啼。

这首诗词充满了意境和哲理,下面是对诗词的赏析:

诗中通过描绘夏日林木的消失,抒发了对庸俗世态的不屑和对人生追求高尚境界的渴望。作者以陈郎笔力扛鼎的形象勉励自己,表达了笔耕不辍、追求卓越的决心和意志。诗中的林木似乎有灵性,给人以阴森的感觉,折射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天鸡鸣叫,清脆动听,夜晚云幡翻风,给人带来一种神秘和奇异的氛围。

诗中还描述了文人行走在林下,手扶拐杖,石根上的落叶似乎已不再是过去的蹊径,表达了岁月更迭、人事易变的哲理。孤童寻找住处,山风吹拂,日落西山,揭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商岩上的紫芝可食,但武陵的桃花却容易迷离,暗含了事物有得亦有失,不能一味追求物质的享受。

最后两句"人间浑浊不可居,勿惧虎啸及猿啼"表达了对人间繁杂纷扰、浮躁喧嚣的厌倦之情,提醒人们要远离喧嚣,不被世俗所迷惑,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定。

总之,《陈仲美夏木图》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高尚境界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同时,诗中蕴含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给人以启发和反思。

诗词推荐

少年裘马事清狂,晚看梅花天瘴乡。一任海风吹面黑,免教人谤作何郎。

阶露重。浥透寻花双凤。天色晴明风不动。薄衫金络缝。午枕高云斜纵。一觉风流春梦。起看翻翻帘影弄。夕阳归燕共。

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岂不叹淹留,所幸无波浪。悲风动深夜,原野眇林爽。青天行蟾蜍,枯水转魍魉。此时蓬茅下,去心剧於痒。弃置勿复论,通塞如反掌。

高人已逐烟霞去,此地犹余岩壑存。十数小峰缠古蔓,两三老木长盘根。月沉翠柳空梁影,雨洗苍苔带屐痕。留得清风师后进,绝胜金谷忆王孙。

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

菊花天气近新霜,节近花须满意黄。陶令篱边常留宿,朝来满把得幽香。

落日照江东,思君讯便风。栖迟定何处,约莫过残冬。小隐时曾到,安书久未通。处怜心易老,盘屈似寒松。

不假横金贵,居然比玉温。诸公从上雍,一老立东门。伯氏推难弟,先师有嫡孙。耆英凋落尽,旧事向谁论。

仙不离人世,何须远觅仙。桃花最深处,更著小渔船。

自怜闻道晚,习气误平生。诗债几时尽,睡魔终夕轻。语言空自苦,德业竟何成。誓欲抛书册,茅檐适性情。

我家庐山下,绿竹常阴阴。春雷迸狂箨,万点群玉簪。别来经岁时,肌肉尘土侵。欻见此图面,醒然豁烦襟。方幅藏万里,环以青山岑。旁飞清泠泉,下有萧洒林。恍惚如梦到,杖筇听幽禽。欲投环堵室,浩渺忽难寻。人生谅自苦,一官泳蹄涔。摇尾争光华,岂知沧海深。虞卿炫白璧,季子

唆伊争讼真伊贼,劝你休和是你师。纵使胜来耕已废,得便宜处失便宜。

鹰扬塞外得非熊,万里金城一箭通。玉帐投壶随燕豆,坐看飞将缚骁戎。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乱绕园林啄,终朝意若何。莫因饥不足,翻爱蠹偏多。渴映邻溪下,惊从别树过。辛勤咏还嘱,无损好枝柯。

昔日从戎日,身由许国轻。阵如新月偃,箭作饿鸱鸣。坚壁临关守,连营并渭耕。至今悲义士,书帛报番情。

百姓归周老,三年待鲁儒。世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

驿奴莫问客为谁,但报房湖水石知。象鼻卷筩和月吸,凤膺横玉倚风吹。江淮消息愁端厌,关洛功名老色欺。陶写此情须会得,行厨催唤莫教迟。

銮舆羽驾直城隈,帐殿旌门此地开。皎洁灵潭图日月,参差画舸结楼台。波摇岸影随桡转,风送荷香逐酒来。愿奉圣情欢不极,长游云汉几昭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