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寄李子理

麒麟出鲁郊,商鉏为不祥。
向非孔仲尼,何异犬与羊。
所以路傍人,按剑默夜光。
近时青云士,岂无鲁连子。
气节苟不申,甘蹈东海死。
世人闻此言,弃之如敝屣。
投君勿复道,北风吹易水。

作品评述

《重寄李子理》是明代卢柟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麒麟从鲁郊现身,商鉏预示着不祥。
你们向孔子,有何区别于犬与羊?
因此路边的人,紧握剑默默发出光芒。
近来的青云士,难道没有鲁连子的风范?
如果气节不坚守,甘愿葬身东海。
世人听到这番话,将其抛弃如旧履。
不要再向你这投递消息,北风吹着易水而去。

诗意:
《重寄李子理》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代风气的不满和对道德价值的思考。诗中以麒麟和商鉏作为象征,暗喻着道德高尚与堕落之间的对比。作者认为当时的人们对待孔子的学说和道德准则的态度与对待狗羊没有区别,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诗中提到了剑和光芒,象征着道德的坚守与光明的力量。作者还对近来的士人表示怀疑,认为他们是否还具备鲁连子(即鲁迅)那样的气节和风范。最后,作者对世人对待这些道德思考的态度感到失望,认为他们将这些思考抛弃如旧鞋。最后一句表示作者不再向李子理投递消息,暗示着他的决绝和离去。

赏析:
《重寄李子理》这首诗词通过对当时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的批评,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价值的关注和思考。诗中使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将麒麟和商鉏作为象征,突出了道德高尚和堕落的对比。剑和光芒的意象则强调了道德坚守和光明的力量。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明了,意境深远。作者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揭示和批判,展现了他对道德价值的追求和对时代风气的担忧,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诗词推荐

楚国春归早,寒梅处处开。月和清艳冷,天与靓妆来。东阁诗魂动,南枝岁律回。萧然冰雪熊,无处觅轻埃。

午睡不觉长,童子入城回。地炉散微烟,煨芋已成灰。独酌无佳宾,梅花为吾开。须臾山有高,顾影空徘徊。

褰裳乐得送迎翁,遣句犹烦七字工。颇识当年斤斧手,却惭昔日马牛风。平生杨敬惟称项,晚岁侯芭只守雄。便把黄封红客眼,一尊已当百壶丰。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自汲清泉除砚垢,树阴微息晚凉初。个中得意谁知我,笔下忘言我羡渠。

君勿受汪凉,清凉如火沸汤。君勿恶炎热,炎热如冰如积雪。勿爱亦勿恶,未是逍遥处。

高人亦未闲,来往楚云间。剑在心应壮,书穷鬓已斑。落帆秋水寺,驱马夕阳山。明日南昌尉,空斋又掩关。

秋气尚高凉,寒笛吹万木。故人入我庭,相照不出屋。山川虽远观,高怀不能掬。

僻居谋道不谋身,避病桃源不避秦。远入青山何所见,寒花满径白头人。

旭日曈曈启奉天,百寮云萃武楼前。青松缀玉传甘露,紫笋浮花瀹醴泉。多士听宣鱼贯入,诸侯分直雁行联。白头谬忝儒绅后,大本先容赴讲筵。

灵之来下,以雨先驱。灵之旋驭,五云结车。操环应夏,发匣瑞虞。真人在御,来献珍符。

为客栖未定,况当玄月中。繁云翳碧霄,落雪和清风。郊陌绝行人,原隰多飞蓬。耕牛返村巷,野鸟依房栊。我无饥冻忧,身托莲花宫。安闲赖禅伯,复得疏尘蒙。览君郢曲文,词彩何冲融。讴吟不能已,顿觉形神空。

平生爱客如爱书,力虽不逮意有余。门前车马久扫迹,老病又与黄卷疏。人情冷暖可无问,手不触书吾自恨。今年入秋风雨频,灯火得凉初可近。年过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书生。旧业虽衰犹不坠,夜窗父子读书声。

鸡本惮犠先断尾,燕粗能巢聊葺壘。漫郎无用却归来,得熟道傍真苦李。谁家买田绿当户,何人种花红照水。君诗读罢已忘机,扑漉沙鸥随处起。

轻棹驻回流,门登西虎丘。雾青山月晓,云白海天秋。倚殿松株涩,欹庭石片幽。青蛾几时墓,空色尚悠悠。

野炊未到也饥嗔,到得炊边却可人。伞作旅亭泥处坐,水漂地灶雨中薪。

菜花开处认遗基,荒屋残僧未忍离。寺付丙丁应有数,岸分南北最堪悲。金铃塔上如相语,铁佛风前亦敛眉。野匠不知行客意,竞磨浓墨打顽碑。

飞屐来登最上峰,千山拥翠景无穷。遥看云影参差外,静听泉声断续中。今日黄花重九约,何时青眼一尊同。好天风月閒相寄,早晚南来有过鸿。

露冷烟凄草树荒,木芙蓉好试平章。蒲萄晚叶尤宜日,芍药秋花正耐霜。蜀锦卷帏妆院落,秦宫开镜照池塘。写容安得剑南老,聊复殷勤酹一觞。

领略一轩寒绿,扫除万种春红。饱取披烟沐雨,全胜抹月批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