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

秦郎文字固超然,汉武凭虚意欲仙。
底事秋来不得解,定中试与问诸天。
一尾追风抹万蹄,昆仑玄圃谓朝隮。
回看世上无伯乐,却道盐车胜月题。
得丧秋毫久已冥,不须闻此气峥嵘。
何妨却伴参寥子,无数新诗咳唾成。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苏轼的作品,题为《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秦郎文字固超然,汉武凭虚意欲仙。
底事秋来不得解,定中试与问诸天。
一尾追风抹万蹄,昆仑玄圃谓朝隮。
回看世上无伯乐,却道盐车胜月题。
得丧秋毫久已冥,不须闻此气峥嵘。
何妨却伴参寥子,无数新诗咳唾成。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描述了苏轼对秦郎(指秦少游)的赞赏和思考。秦少游以其文字才华超群,形容他的文字超然出众。苏轼提到了汉武帝,他是以追求虚无的意念而渴望成仙的。接着,苏轼表达了自己对秦少游的关切和思念,秋天来临,但却无法解开某种事情的困扰,他希望秦少游能够在考试中得到答案,并向天地之神求问。

在第三句中,苏轼以形象的方式描绘了秦少游的才华,他的文字犹如一尾飞驰的追风,迅猛无比。苏轼提到了昆仑山的玄圃,称它为朝隮,这里指的是秦少游的诗文作品,被赞美为高山上的朝露,意味着它们珍贵而难得。

在最后几句中,苏轼回顾了世间少有的才子,称他们为伯乐,但自己却认为追求名利的人(盐车)胜过追求艺术的人(月题)。接着,苏轼表示自己已经失去了追求卓越的激情,不再需要听闻这种气势磅礴的文字了。最后,他鼓励参寥子(指秦少游)继续创作新的诗歌,即使有些作品可能不尽完美,但仍然值得一试。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对秦少游才华的赞赏和对文学的思考。苏轼以生动的形象和比喻描绘了秦少游的文字才华,称赞他的作品犹如飞驰的风和昆仑山上的朝露,充满了生机和美感。他表达了对秦少游在人生困境中的关切,并希望他能够通过考试和超凡的智慧找到答案。

在最后几句中,苏轼反思了自己的心境,认为自己已经失去了追求卓越的激情,不再需要追求名利和声望。他鼓励秦少游继续创作新的诗歌,即使有些作品可能不尽完美,但仍然值得一试,这是对艺术创作的鼓励和支持。

整首诗词充满了对才华和艺术追求的赞美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秦少游的关切和鼓励。苏轼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对比,展示了秦少游文字才华的超群和珍贵,呼唤着他继续创作并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整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传达了对艺术追求的理解和对才子的赞颂,同时也反映了苏轼自身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曲江二十年前会,回首芳菲似梦中。老去京华度寒食,闲来野水看东风。树头绛雪飞还白,花外青天映更红。闻说琳宫更佳绝,明朝携酒访城东。

仙翁何地不翱翔,底事三游只岳阳。不是朗吟飞过疾,洞庭张乐要迎将。

琴仙人,得仙去。万古钓龙空有处,我持曲钩思白鱼。仙溪绿尽含空虚,天钧踪迹无遗馀。烧香寄影在岩树,东礼海日鸡鸣初。

驱童晨摘承露花,荐以玉盘濡井华。谁云离本即憔悴,持玩入手意有加。为之致酒就几案,影落酒底杯浮葩。平生看花常不足,肯使容易亲尘沙。

病酒坚辞绮席春,菊花空伴水边身。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日暖寒郊不起风,使君车骑出城中。遥知望处思兄弟,鸿雁连连下远空。

风雨冥冥春闇移,红残绿满海棠枝。帝乡久别江乡住,椿笋何如樱笋时。海内擅名君作赋,林间外学我为诗。近闻南国升南省,应笑无机老病师。

来往金涧道,寻常不隔年。异方何契阔,浑舍此团圆。老子风埃甚,孙儿玉雪娟。妻孥劳行役,争劝吸长川。

荧荧灯火临书卷,续续蛙声入桂林。背后曲肱眠小子,床头酌酒服玄参。

忆吾未冠赏年华,二十年间在咄嗟。今来羡汝看花岁,似汝追思昨日花。

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吏部初学除陈言,学成理达无可删。腐朽点化皆不凡,有如黄河出崑崙。鱼龙万怪随涛奔,志气刚伟充乾坤。灌溉所短夸雄浑,篇什性情礼义根。亦曰余事期知文,弟子皇甫同光尘。师说岂不明渊源,首推燕许润王纶。明堂郊庙严且尊,呜呼古人弗妄云。研钻百家穷典坟,两贤纂组承华勋。

春色先从天上来,花枝尽发凤凰台。不知别后乡园树,寂寞书窗开未开。

九十日安居,遍地无行路。意不停玄,眼不挂户。布袋头开,乾坤独露。万里寸草无,踏著不相似。

牵丝晨谒玉皇家,唤起慵龙乞井花。醒看满山枝叶语,晚唐句子是萌芽。

癖性爱古寺,郁郁乌龙山。癖性爱古树,万松拥禅关。偶与二三僧,共此一日閒。索茗古寺里,系马古树间。树古生凉飚,寺古殊尘寰。古貌各清怪,古心俱恬憪。忽有古笛声,牧儿度前湾。古人谓不足,古风斯已还。

景祚有开,符三婚昊。诞毓圣神,是崇位号。星拱天隋,祗严册宝。还御慈宁,增光舜道。

元夕三宫采杖随,月华灯彩近瑶池。连昌故老曾经见,似梦如醒恍自疑。

蝶梦初回栩栩。柳岸几声莺语。萍末起微风,山外一川烟雨。凝顾。凝顾。人在玉壶深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