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杂题六首

石有千年藓,崖悬百尺藤。
只疑云尚合,忽见日初升。

作品评述

《途中杂题六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描绘了一幅途中景色的美丽画面。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石有千年藓,崖悬百尺藤。
只疑云尚合,忽见日初升。

中文译文:
石头上长满了千年的青苔,悬挂着百尺长的藤蔓。
若有云雾仍未散去,突然太阳升起。

诗意:
这首诗以山间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石头上的青苔和崖壁上悬挂的藤蔓,表达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幻。诗中的云雾和初升的太阳,象征着一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和惊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野间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受。石头上的千年青苔和悬挂的百尺藤蔓,给人一种古朴而壮美的感觉。诗的后两句通过对云雾和太阳的描绘,突出了变化的主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幻莫测的景象的赞叹和惊叹之情。整首诗节奏流畅,意境清新,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诗词推荐

戚戚一西东,十年今始同。可怜歌酒夜,相对两衰翁。

阴霏非是妒春华,薄命诗人带累花。烟逼艳低侵竹冷,风拦香横逐溪斜。开时数日曾邀客,别后连旬阻到家。檐溜可堪声彻晓,梦中余恨亦无涯。

南枝斜插古军持,瘦影参差落砚池。莫道人家窗户暖,等閒忘却陇头时。

自分男儿未着鞭,龙驹伏枥更多年。张仪舌在堪谋国,阮籍途穷只问天。弹铗空歌云梦句,焚香静读楚骚篇。吟魂常绕江湖上,莫道闽中无杜鹃。

六月火边坐,有眼无耳朵。铁蛇钻不入,铁牛冲不破。

止斋兮年年,室环堵兮两山有川。鸥鹭巢檐兮圆荷田田,岂无芳草兮杜鹃,世微孔子兮独抱乎韦编。

月上小楼西,鸡唱霜天晓。泪眼相看话别时,把定纤纤手。伊道不忘人,伊却都忘了。我若无情似你时,瞒不得、桥头柳。

歌奏云瘵,式礼莫愆。以我齐明,声其告蠲。神保聿归,降康自天。萝图永固,亿万斯年。

山县风光异,公门水石清。一官居外府,几载别东京。故疾梅天发,新诗雪夜成。家贫思减选,时静忆归耕。把疏寻书义,澄心得狱情。梦灵邀客解,剑古拣人呈。守月通宵坐,寻花迥路行。从来爱知道,何虑白髭生。

石井镇初腾一鹗,管城子健斡千钧。已然自足雄吾党,其进只应轶古人。衣被卉裳殊欲惯,解捐犊佩猾商驯。万钟他日扶危手,五斗怡怡为奉亲。

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春波浅碧涨方池。池台深锁烟霏。缓歌争胜早莺啼。客忍轻归。合坐香凝宿雾,垫巾梅插寒枝。渐西蟾影漾余辉。醉倒谁知。

海角曈昽日欲生,山南山北淡烟横。春风吹断沙禽梦,人在绿杨堤上行。

清静真空理,不无解者难。纵横依见性,廓落智中观。坦荡归仁德,辛勤久远看。勿教为逆顺,平地入云端。

短屏风掩卧床头,乌帽青毡白氎裘。卯饮一杯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

春风生百药,几处术苗香。人远花空落,溪深日复长。病多知药性,老近忆仙方。清节何由见,三山桂自芳。

海棠妙处有谁知,全在胭脂乍染时。试问玉环堪比否,玉环犹自觉离披。

水面开新皱,山容散宿颦。松巢猨已识,花径鹿初驯。云倦随归鸟,风清似故人。逢迎真不暇,谁作近前嗔。

邦本古攸重,民天辞匪夸。讵能皆辟谷,漫道独餐霞。一笑为良繭,力耕无卖花。信知豳七月,于耜起周家。

昨日东林看讲时,都人象马蹋琉璃。雪山童子应前世,金粟如来是本师。一锡言归九城路,三衣曾拂万年枝。休公久别如相问,楚客逢秋心更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