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初度作二首

老不任干戈,厌说胡尘起。
为问宗汝霖,当时六十几?

作品评述

诗词:《六十四初度作二首》
朝代:明代
作者:董应举

六十四初度作二首
老不任干戈,厌说胡尘起。
为问宗汝霖,当时六十几?

中文译文:
六十四岁初次作诗,共两首。
老年不再参与战争,对于战乱已经厌倦。
想问问宗汝霖,他那时是六十多岁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董应举的作品,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年老时不再参与战争和对战乱的厌倦之情。

首先,诗人表达了自己老年时的心境。他说自己年纪已经老去,不再愿意参与战争,不再愿意争斗,象征性地用"干戈"来代指战争。他对战争的艰辛与破坏感到厌倦,也不愿再提及那些由战争引起的胡乱纷扰,用"胡尘起"来象征战乱的动荡和混乱。

其次,诗人提到了宗汝霖,这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化名。诗人表示自己想要问宗汝霖,那个时候他是多少岁。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折射出诗人对自己年龄的思考和反思。他通过这个问题,间接地表达了对自己即将迈入六十多岁的年龄的关注和担忧。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老年时期的心态和对战乱的厌倦之情。诗人通过抒发个人内心的感受,唤起读者对生命历程中的思考和深思。这首诗展示了董应举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人生阶段的思考,也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典型特征。

诗词推荐

潇湘浦暖全迷鹤,逻逤川寒只有雕。谁向孤舟忆兄弟,坐看连雁度横桥。

隐隐起何处,迢迢送落晖。苍茫随思远,萧散逐烟微。秋野寂云晦,望山僧独归。

诚信之言是道根,出门句子要区分。溪山到眼知惭愧,莫学丛林饱见闻。

翠玉峰高鹭点明。谷纹波动鸭雏生。湖山宜雨又宜晴。越女荡舟莲叶碧,裴郎驻马柳阴青。折花调客诉衷情。

先王急民事,分吏察垅亩。田荒宅无毛,置法责粟布。壤壤一岁勤,暴暴三年聚。农政久不修,几家有禾黍。

引啄苔池浴素翎,野田人远见精刘。羽翰未到青霄路,料汝犹能忆故人。

令月吉日。王始加元服。去王幼志服袞职。钦若昊天。六合是式。率尔祖考。永永无极。

初月微明漏白烟,碧松梢外挂青天。西风静起传深夜,应送愁吟入夜禅。

无路青冥夺锦袍,耻随黄雀住蓬蒿。碧云梦后山风起,珠树诗成海月高。久滞鼎书求羽翼,未忘龙阙致波涛。闲来长得留侯癖,罗列楂梨校六韬。

七月暑尚炽,长日弄机杼。头蓬不暇梳,挥手汗如雨。嘤嘤时鸟鸣,灼灼红榴吐。何心娱耳目,往来忘伛偻。织为机中素,老幼要纫补。青灯照夜梭,蟋蟀窗外语。辛勤亦何有,身体衣几缕?嫁为田家妇,终岁服劳苦。

忆昨越溪曲,官梅正发时。追随连日饮,酬唱几篇诗。淡伫看人意,清香许自知。凭谁将恨寄,为说鬓成丝。

帘溪窗外草茸茸,生意春融我意同。为甚此园多翠草,也因曾识紫阳翁。

不住风和雨,思归日似年。他乡寒食泪,深院落花天。午枕飞蝴蝶,春山叫杜鹃。有谁怜赵壹,肮脏倚门边。

与君同是饱齑盐。先达後何淹。任玉东西醉倒,明朝病酒厌厌。後年三月,凤池春满,雁塔名添。记取西风桂影,一枝先上银蟾。

洛下今修禊,群贤胜会稽。盛筵陪玉铉,通籍尽金闺。波上神仙妓,岸傍桃李蹊。水嬉如鹭振,歌响杂莺啼。历览风光好,沿洄意思迷。棹歌能俪曲,墨客竞分题。翠幄连云起,香车向道齐。人夸绫步障,马惜锦障泥。尘暗宫墙外,霞明苑树西。舟形随鹢转,桥影与虹低。川色晴犹远,乌声

岁晚何人肯卜邻,梅於我辈最情亲。两山尽是经行处,一雪不知多少春。先后花随人意思,横斜枝写月精神。寒香嚼得成诗句,落纸云烟行草真。

支解雠人毒,香涂施主恩。对天剖肠胃,倒海洗亲冤。

吾斲石堂无变怪,土缶瓦鼓闲游戏。一钁相随万事空,十二时中空捉击。牢捉击,不在三閒前后际。拍将两手笑呵呵,这个消息不容易。不容易,拈起石头拈不住,放下石头放不去。去与住,认取石堂门前路。不开窗,不闭户,塞破世界无觅处。暖则乘风凉则眠,烟霞云外朝还暮。朝还暮,

篱根金色小正时,醅垫风高与节期。耿耿挑灯闻夜诵,匆匆刈穗饫晨炊。闺娃犀蕊香盈把,朝士茱萸酒一卮。盖世豪雄健天下,感秋应待羽觞治。

重阳时节。可怜又是天涯客。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白衣望断无消息。举觞一笑真难得。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