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相公以梅圣俞寄和建茶诗垂示俾次前韵

近来不贵蜀吴茶,为有东溪早露芽。
二月制成输御府,经时犹未到人家。
太官供罢颁三吏,东合开时咏九华。
从此闽乡益珍尚,佳章奇品两相夸。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苏颂创作的《太傅相公以梅圣俞寄和建茶诗垂示俾次前韵》。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近来不贵蜀吴茶,
为有东溪早露芽。
二月制成输御府,
经时犹未到人家。
太官供罢颁三吏,
东合开时咏九华。
从此闽乡益珍尚,
佳章奇品两相夸。

诗意:
这首诗是苏颂致答太傅相公梅圣俞寄来的建茶诗。诗人表达了对蜀地和吴地茶叶低价的感慨,而对于东溪产的早露芽茶则充满了期待。诗中提到了二月份已经制成的茶叶运往御府,但仍未传至普通百姓家中。苏颂还提到了太官供奉茶叶的事情已经结束,而东方的九华山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咏唱。从此之后,闽乡的茶叶更加珍贵,佳章和奇品互相夸耀。

赏析:
这首诗以描述茶叶的供应与赏识为主题,展现了苏颂对茶文化的热爱。首先,诗人写道蜀地和吴地的茶叶价格低廉,暗示了这些茶叶的市场价值没有被充分认可。接着,他表达了对东溪早露芽茶的期待,这种茶叶因其独特的品质而备受期待。诗中描述了茶叶从制作到运输的过程,强调了制茶的时间和耐心。然而,即使制成茶叶,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传到普通人家中。这种描述暗示了茶叶的珍贵和稀缺性。

接下来,苏颂提到了太官不再供奉茶叶,这可能意味着供奉茶叶的仪式已经结束,茶叶的价值开始从官方转向民间。此外,东方的九华山在这个时候咏唱,暗示了茶文化在社会中的普及和影响力的扩大。最后,诗人指出自此之后,闽乡的茶叶将更加珍贵,佳章和奇品互相夸耀。这表明了茶叶的品质和价值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赞美。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茶叶的供应链和赏识价值,展现了苏颂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茶叶的珍视。通过对茶叶的赞美,诗人也间接地表达了对艺术和美的追求。这首诗词充满了对茶文化的赞颂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推崇。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吾贫自无家,客户寄村疃。槿篱月三间,荒寒天不管。燕亦何所闻,乃於我乎馆。岂以菊未莎,而有竹可款。不叩富儿门,宁为老夫伴。此意殊可人,然亦似吾懒。所须半丸泥,不费一秉稈。云胡及风薰,相宅无乃缓。勉哉尔翁姥,坐席宁暇暖。主人当贺成,落以晴云碗。

长房化去已千年,鬼魅纷纷不畏天。老鳖若来为太守,何人杀向葛陂边。

禅房里花窠,静与水石会。春禽更语默,夏日递明晦。纷然众窍殊,趺坐凛无对。

人间一事最幽奇,病醉皆非半睡时。经纸屏低心正惬,木绵衾暖足慵移。蘧蘧蝶梦萦孤枕,呃呃鸡声过短篱。无奈冲寒早朝客,不知疎拙是便宜。

彭聃俱未离乎死,况汝孩提未有知。自昔丈夫怜少子,即今王母惜孙儿。探环尚记曾游处,建鼓应无再见期。三纪七挥儿女泪,孰尸寿夭莽难推。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晓梦莺呼起。便安排、诗家厨传,酒家行李。点检花边新雨露,春在万家生齿。道官似、锦溪清驶。但便有人耕绿野,正不妨、鼓吹频来此。方觅句,且夷俟。画桥西畔多春意。记年年、曾来几度,落花流水。行到水穷云起处,依约辋川竹里。兴未属、王孙公子。料想明年端门里,有传柑宴

欲问红蕖几苍开,忽惊浴罢夕阳催。也知今夕来差晚,犹胜穷忙不到来。

人生有行役,谁能如草木。别离感中怀,乃为我桎梏。百年受命短,光景良不足。念我别离者,愿怀日月促。平地施道路,车马往不复。空知为良田,秋望禾黍熟。端居无俦侣,日夜祷耳目。立身难自觉,常恐忧与辱。穷贱无闲暇,疾痛多嗜欲。我思携手人,逍遥任心腹。

卖花檐上,菊蕊金初破。说是重阳怎虚过。看画城簇簇,酒肆歌楼,奈没个巧处,安排着我。家乡煞远哩,抵死思量,枉把眉头万千锁。一笑且开怀,小阖团栾,旋簇着、几般蔬果。把三杯两盏记时光,问有甚曲儿,好唱一个。

苹藻洁羞遗训在,芝兰奕叶庆源赊。何人诔德须千字,他日冢傍应万家。秋风摧谢忘忧草,古木悲啼反哺鸦。犹忆升堂初跪拜,依然象服俨笄珈。

黄叶鸣林卷地风,一天秋色雁横空。风狂吹作欹斜字,似我遥书咄咄中。

天津桥上醉骑驴,一锦囊诗一束书。作客况当多病後,还家已过暮春初。泥深村巷人谁顾,草满园畦手自鉏。不为衰迟思屏迹,此心元向利名疏。

举酒一相劝,逢春聊尽欢。羁游故交少,远别后期难。路上野花发,雨中青草寒。悠悠两都梦,小沛与长安。

始见腊月初,立春又四日。白日走波波,肚里黑似漆。擂鼓上堂来,一字说不出。

长年三老不须催,且据胡床未拟回。白昼惊人星满地,日光碎处万波来。

七人五百七十岁,拖紫纡朱垂白须。手里无金莫嗟叹,尊中有酒且欢娱。诗吟两句神还王,酒饮三杯气尚粗。嵬峨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孙扶。天年高过二疏傅,人数多于四皓图。除却三山五天竺,人间此会更应无。

淅淅西风肃杀时,枯荷余得折残枝。疾风凌风多翻覆,只处姑姑立处危。

青天露坐月敛昏,忽见山烧明溪村。转移胡床饱寓目,猎猎变态真难论。清湖之山峨帝阍,盘陀四隤如云屯。千章大材翳山黑,忽作秋树繁鲜緼。得非祝融张南军,周騵汉帜杂邀巡。萆山夺壁秣且猎,陈皮较犹群毛骍。又疑栖岩穷道人,鏖砂灶破宝魄沦。丹光飞飞弄明灭,怪气闪闪腾轮囷。

纵未肩康乐,犹堪跨惠连。生涯悬罄尽,诗句弹丸圆。古有王官采,今无海贾传。不知谁著价,携去访心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