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曹操七首

横槊南来气吐霓,北归裁得景升儿。
谁言孟德乌林日,全似本初官渡时。

作品评述

《咏史下·曹操七首》是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曹操的丰功伟绩。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曹操七首

横槊南来气吐霓,
北归裁得景升儿。
谁言孟德乌林日,
全似本初官渡时。

译文:
挥动长矛从南方而来,气势如彩霓喷薄而出,
北归时裁判的景升儿。
谁说孟德(曹操字)在乌林之日已过,
完全像当初在官渡之时。

诗意:
这首诗词以曹操为主题,表达了他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英勇气概和统帅才华。诗中通过描绘曹操挥动长矛的场景,展示了他无畏的勇气和统治力。同时,诗人也提到曹操北归时,景升儿(指北方的景色)似乎都为他而改变。最后,诗人以官渡之战为对比,表示曹操的威望和才干如同初露端倪时一样强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曹操的英武形象。首句以"横槊南来气吐霓"来形容曹操的气势磅礴,将其与彩霓相比,展现出其非凡的威严和威力。接着,诗人提到曹操北归时的景升儿,表明曹操的威望和影响力使得北方的景色都为之改变,强调了曹操的统治力和影响力。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官渡之战的景象,表示曹操在历经多次战争后依然保持着非凡的才干和威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词以曹操为中心,通过简洁有力的描写,展现了他的英勇和统治力,赞颂了他的丰功伟绩。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官渡之战,表达了曹操在历史长河中的持久影响力。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曹操作为历史人物的魅力和威严,让人对他的事迹和功绩有了更深的认识。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小市钟声断,高楼月色新。醉眠当大路,狂舞属行人。有客要元亮,无妻谏伯伦。山花信手插,不复惜乌巾。

解印东归去,人情此际多。名高五七字,道胜两重科。宿馆明寒烧,吟船兀夜波。家山春更好,越鸟在庭柯。

雪窦虚无启,云幢指顾生。花唯谙石竹,草乍认山精。鹿角峰歧过,嵒头世外行。孤鸿知我意,从此共南征。

术业虽不同,于道俱有得。师为方外游,声价已籍籍。象教久衰微,赖师振业席。炉鞴与钳锤,信有弥天力。

绕篱栽杏种黄精,晓侍炉烟暮出城。万事将身求总易,学君难得是长生。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南浦波轻草色微,蹇驴遥路独依依。暖风旌旆春随去,细雨犁锄麦正肥。驿骑蚤闻催迅召,边屯犹未解重围。谢家父子名江左,折屐行看破贼归。

巉巉瘦驴岭,莽莽老牛陂。四海均羁旅,何人感此诗?

诗新得意恣狂疏,挥手终朝力有馀。今到诗家浑手战,欲题名字倩人书。

春草不解行,随人上东城。正月二月色绵绵,千里万里伤人情。

偶出云泉谒礼闱,篇章曾沐汉皇知。无谋静国东归去,羞过商山四老祠。

青门无路入清朝,滥作将军最下僚。同舍尽归身独在,晚风开印叶萧萧。

柳暗知津君送我,江临快阁我辞君。君行过我南山塔,为道长怀日暮云。

仲□尝三逐,将军老数奇。

二千里外命车轮,慰我言词字字新。自向江西逢隐吏,方知物外有高人。频将篇什收风月,怠整形仪作缙绅。相对茅檐终日语,从教人道是沉沦。

神理之公参造化,简书千古岂虚传。权衡无意物轻重,水镜何心人丑妍。天爵一射元不欠,人生万事且随比值。椒浆跪奠无余祷,拟续离骚愧斐然。

书来草木吾臭味,诗有胆气非黄冠。清溪研露一双鹤,苏门啸空千仞鸾。愁连青燐引触醉,愤入白虹提剑看。谁识道人心最苦,半坛霜月夜漫漫。

婕妤下辇辞荣日,冯媛当熊效死时。带砺称忠惟一传,宫闱著节有双姬。

刳木为舟数丈余,卧看风月映芙蕖。清香一阵浑无暑,时有惊榔跃出鱼。

楚国有田舍,炎州长梦归。怀恩似秋燕,屡绕玉堂飞。越酒岂不甘,海鱼宁无肥。山裘醉歌舞,事与初心违。晔晔文昌公,英灵世间稀。长江浩无际,龙蜃皆归依。贱子感一言,草茅发光辉。从来鸡凫质,得假凤凰威。常欲讨玄珠,青云报巍巍。龙门竟多故,双泪别旍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