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江淹的《清思诗五首(其四)》
拼音和注音
zī xī yī hé āi , míng yuè méi xī lí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西林:西面的树林。寺名。在江西省·星子县·庐山麓,与东林寺相对,晋·太原中僧慧永建。后因以泛指寺院。
江淹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原诗
白露滋金瑟,清风荡玉琴。
空闺饶远念,虚堂生夜阴。
兹夕一何哀,明月没西林。
世人重时暮,道士情亦深。
愿乘青鸟翼,径出玉山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