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二日入南山憩一民舍冒雨炙衣久之

石棱如刀不容步,上挽垂藤下无路。
风寒雨滑徒旅愁,舍马杖藜泥没屦。
跻攀颠坠不容发,目眩心寒惊反顾。
亦知垂堂有遗戒,身仰微官欲谁愬。
萧萧茅屋映绝壁,门外汩汩清泉注。
解衣就火不能暖,旋拾山薪伐溪树。
山翁生未食醯醢,脱粟寒蔬度朝暮。
人间平地固不少,何用崎岖守磨兔。
秋声四起山霭夕,坏屋疏篱睡无处,披裘结束相劝归,过尽重云下山去。

作品评述

《九月十二日入南山憩一民舍冒雨炙衣久之》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月十二日,我进入南山,在一座民舍中避雨,炙热的衣服已经湿透。石棱像刀一样尖锐,不容我行走,上面垂挂着藤蔓,下面没有路可走。寒风吹过,雨水湿滑,我只能孤独旅行,心中充满忧愁。我把马放在一边,拿着拐杖和藜杖,沾满泥泞的鞋子几乎看不见。我试图攀爬,但是很难前进,眼前一片模糊,心中寒冷,惊恐地回头望去。我也知道祖先留下了教诲,我仰望着高高的堂屋,想知道自己微薄的官职还能向谁求助。茅屋在寒风中凄凉地映照在绝壁上,门外的清泉汩汩流淌。我脱下衣服靠近火堆,但是无法取暖,于是我转身采集山上的柴火,砍伐溪边的树木。山中的老人生活艰苦,连醯醢都没有品尝过,只能吃些粗粮和寒冷的蔬菜,度过朝夕。人间平地上的资源并不缺乏,为什么要选择崎岖的山路,守着磨兔的生活呢?秋天的声音四起,山间弥漫着夜晚的雾气,破旧的屋子和破烂的篱笆没有地方可以安睡,我披上皮袍,与伙伴相互劝告归去,穿过重重云雾,下山而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在九月的南山中遭遇困境的旅行者的心境和景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环境和自身的遭遇,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中的南山象征着艰难险阻的道路,石棱如刀的景象和垂挂的藤蔓形成了无路可行的局面,给人一种压抑和困顿的感觉。寒风和滑雨更加强调了旅行者的孤独和忧愁。

诗人在诗中提到自己放下马匹,拿着拐杖和藜杖,试图攀爬山峰,但是困难重重,眼前一片模糊,心中寒冷。这种景象不仅仅是对旅行者身临其境的描写,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生道路的难以把握和迷茫的抒发。

诗中的茅屋和清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茅屋的凄凉和清泉的流淌,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对自然的渴望。诗人脱下衣服靠近火堆,但是无法取暖,只能自己采集柴火,砍伐树木。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品质。

最后,诗人提到了秋天的声音、破旧的屋子和篱笆,以及与伙伴相互劝告归去的情景。这些描写表达了对逆境的坚持和对希望的追求,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旅行者的遭遇,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荒庭寒有月,穷巷静无声。坐想积年别,遥同今夕明。蹉跎前进士,憔悴老书生。短棹归来好,边城久偃兵。

人言寿春远,此去先秋到。孤客小翼舟,诸生高翅帽。淮风生竹簟,楚雨移茶灶。若在八公山,题诗一相报。

奠壁方坛晓祝釐,豹竿风动从灵祗。献符多士歌昌运,扈跸诸蕃睹盛仪。郊射贯侯初复古,汾祠获鼎未云奇。山川效静年多谷,神答皇心定有期。

朝来一雨洒炎光,陡觉园林处处凉。烟柳数行萦翠带,风荷十里拥红妆。莫忧镜里朱颜改,且喜壶中白昼长。只恐吾衰无此福。不容终老水云乡。

侬爱山行君水游,尊前风味独宜秋。文戈却日玉无价,器宝罗胸金欲流。欬唾清圆谈者诎,诗章精悍古人羞。子房莫笑身三尺,会看功成自择留。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浮阳灭霁景,万物生秋容。登楼送远目,伏槛观群峰。原野旷超缅,关河纷杂重。清晖映竹日,翠色明云松。蹈海寄遐想,还山迷旧踪。徒然迫晚暮,未果谐心胸。结桂空伫立,折麻恨莫从。思君达永夜,长乐闻疏钟。

蓟北连极塞,塞色昼冥冥。战地骸骨满,长时风雨腥。沙河留不定,春草冻难青。万户封侯者,何谋静虏庭。

常将公道选群生,犹被春闱屈重名。文柄久持殊岁纪,恩门三启动寰瀛。云霄幸接鸳鸾盛,变化欣同草木荣。乍得阳和如细柳,参差长近亚夫营。

既酬斯有酢,在礼犹可追。起劝孰曰狂,狂在捉白髭。白髭虽见捉,渌酒安可辞。歌童小如拳,聊以开公眉。

湘南飞去日,蓟北乍惊秋。叫出陇云夜,闻为客子愁。一声初触梦,半白已侵头。旅馆移欹枕,江城起倚楼。馀灯依古壁,片月下沧洲。寂听良宵彻,踌躇感岁流。

九十日安居,遍地无行路。意不停玄,眼不挂户。布袋头开,乾坤独露。万里寸草无,踏著不相似。

洛友寂寂约,省骑霏霏尘。游僧步晚磬,话茗含芳春。瑶策冰入手,粉壁画莹神。赪廓芙蓉霁,碧殿琉璃匀。玄讲岛岳尽,渊咏文字新。屡笑寒竹宴,况接青云宾。顾惭馀眷下,衰瘵婴残身。

东西是长江,南北是官道。牛羊不恋山,只恋山中草。

淤水飞成雨,焦田灌作秋。江潮双趼底,伏蜡肩头。虾螺知何罪,蛟龙自不忧。吴儿有高廪,正荡采菱舟。

百千方便一乾坤,得者还须皂白分。珠体未明成五色,举头鹞子过罗村。

昨夜宿洪泽,再来遂如归。却行虽云拙,乘险谅亦非。谁言淮阴近,阻此骇浪飞。长风径千里,蛟蜃相因依。眇然恃一叶,此势安可违。冒涉彼何人,勇决生虑微。欲速有不达,鱼腹岂足肥。风帆尚可转,野庙谁能祈。但当拥衾睡,慎闭窗与扉。夜闻声尚恶,起视聊披衣。

访政鸣尧鼓,旌贤走汉轮。帝方惊主父,人已芦平津。笔落三千健,恩颁尺一新。归来前席问,荣路迩严宸。

步虚影里云璈举,精诚上对东皇语。蓬莱拂槛多飞云,西风吹作人间雨。田家谁不知公勤,千里欢声公亦闻。早禾登场晚禾实,公庭如水清无尘。

满目纷纷呈瑞雪,填沟塞壑谁辨别。文殊无处顿浑身,普贤失却真妙诀。乌鸦变作白头鸦,铁树翻成银线结。报诸人,瞥不瞥,庭际无人立片时,便是太平底时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