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慎思秋日同文馆诗

阒寂同文馆,秋英绽欲齐。
禅庖分白乳,仙果破青梨。
琴理将忘曲,诗探未赋题。
清懽在文史,谁复梦重闺。

作品评述

《和慎思秋日同文馆诗》是宋代蔡肇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阒寂同文馆,秋英绽欲齐。
禅庖分白乳,仙果破青梨。
琴理将忘曲,诗探未赋题。
清懽在文史,谁复梦重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冷落的文学馆,作者在秋天的景色下,表达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诗词创作的思考。他在这个安静的地方,感叹琴曲的理论要超越曲调本身,诗词的探索尚未赋予题目。诗人清楚地知道他的欢愉在于文学和历史,但他也在思考谁能再次进入他梦寐以求的内室。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冷静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安静的文学馆,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作者运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和意象,如“禅庖分白乳”和“仙果破青梨”,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这些形象的描述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琴曲和诗词创作的问题。他认为琴曲的理论应该超越曲调本身,这体现了他对于艺术深层次探索的追求。同时,诗人也表示自己的诗词创作尚未赋予题目,这显示了他对于作品还未完成的思考和期待。

最后两句“清懽在文史,谁复梦重闺”,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和历史的热爱,并思考谁能再次进入他梦寐以求的内室。这句话既展示了作者对于过去辉煌的向往,也抒发了他对于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的文学馆,通过对琴曲和诗词创作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词展示了蔡肇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向往。

作者介绍

蔡肇(~一一一九),字天启,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渊子。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歷明州司户参军、江陵推官。哲宗元祐中,爲太学正,出通判常州。绍圣中,召爲卫尉寺丞。元符元年(一○九八),提举永兴军路常平(《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五)。徽宗即位,入爲户部、吏部员外郎,兼编修国史。以事出提举两浙刑狱。大观四年(一一一○)张商英入相,召爲礼部员外郎,进起居郎,拜中书舍人。未几,以草制不称,出知明州。政和元年(一一一一)落职提举杭州洞霄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二四)。会赦,復职。宣和元年卒。有《丹阳集》三十卷,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据梧小集》一卷。《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四、《京口耆旧传》卷四有传。蔡肇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及邓忠臣《同文馆唱和诗》所录诗编爲第一卷,方志、类书、诗话等所录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敛眉语芳草,何许太无情。正见离人别,春心相向生。

豫州军败信途穷,徐庶推能荐卧龙。不是卑词三访谒,谁令玄德主巴邛。

妖姬饰靓妆,窈窕出兰房。日照当轩影,风吹满路香。早时歌扇薄,今日舞衫长。不应令曲误,持此试周郎。

共遭胡骑汝阴城,十载相逢尚甲兵。万里鵷鸿自骞举,九关虎豹任纵横。雨昏山远行人恨,日暮草长幽鸟声。只有别离心似旧,乱来难得是交情。

六宫宫女泪涟涟,事主谁知不尽年。太后传宣许降国,伯颜丞相到帘前。

须弥说法大海听,南箕吹折北斗柄。蟭螟千眼照世间,保君通达真妄竟。

解我葱珩脱孟劳,暮年甘与子同袍。新诗比旧增奇峭,若许追攀莫太高。

天唤风雷落诏黄,身披云锦护天章。日随汉使旌旗暖,路入韩城草木香。即上星辰扶北极,先持衣钵付东厢。不知今夕端何夕,且向梅花顿举觞。

召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凤楼开阖引明光,花酎连添醉益香。欲知帝女薰天贵,金柯玉柱夜成行。

千林凉叶颤秋声,前庭后庭新月明。聚头举酒固自乐,秉烛游园聊适情。此去寒衾仙骨冷,可堪清夜泪珠倾。人生聚散浑无据,相约同游白玉京。

秋月照潇湘,月明闻荡桨。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众岭猿啸重,空江人语响。清晖朝复暮,如待扁舟赏。

林间踏去宜沽酒,石上收来好煮茶。除却子猷当此景,高情偏忆戴逵家。

词场几度让长鞭,又向清朝贺九迁。品秩虽然殊此日,岁寒终不改当年。驰名早已超三院,侍直仍忻步八砖。今日相逢翻自愧,闲吟对酒倍潸然。

东归多旅恨,西上少知音。寒食看花眼,春风落日心。百忧当二月,一醉直千金。到处公卿席,无辞酒醆深。

山无凤皇飞,洞有仙人迹。蝙蝠大如鸦,莓苔遍上屐。自惭无道骨,安问缘云客。

忆昔分携今再闰,君犹黑鬓我霜颠。绝怜卢弟真才子,若比殷兄尚少年。渭北几时重把酒,山阴作麽便回船。未知后会平安否,搔首临风意惘然。

高楼望所思,目极情未毕。枕上见千里,窗中窥万室。悠悠长路人,暧暧远郊日。惆怅极浦外,迢递孤烟出。能赋属上才,思归同下秩。故乡不可见,云水空如一。

仰止高高几梦思,跻攀乘兴遂忘疲。直须驻足青冥上,方信前山次第卑。

谁道霜风只一般,今年寒胜去年寒。夜来得个真消息,无限鲇鱼上竹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