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狄之孝十首·若鞮单于

汉语杂胡语,堪嗤莽太愚。
安知若鞮字,已是孝单于。

作品评述

《夷狄之孝十首·若鞮单于》是宋代作家林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用汉语杂着胡语,可嘲笑蒙昧无知的夷狄。
谁能知道“若鞮”这个字,已成为孝顺的单于。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夷狄部落的单于(即部落首领)表现出了孝顺的品质。诗人以夷狄部落的语言表达出了夷狄的无知和愚昧,但在这个部落中也存在着一个孝顺的单于,他在自己有限的认知和文化背景下,仍然尽力去表达孝顺之心。

赏析:
这首诗词着重表现了文化差异和相对性的观点。夷狄的语言被形容为汉语杂着胡语,突显了夷狄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差异。然而,诗人通过描述孝顺的单于,展示了孝道作为一种普世价值的存在。尽管孝顺的表达方式在文化之间可能有所不同,但孝顺的精神却是跨文化的。

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特色。它通过对夷狄文化和孝道的对比,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普世价值的存在。这种视角超越了地域和民族的界限,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关怀和思考。通过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思考并珍视不同文化中共通的价值观,以及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相互交流与共融。

作者介绍

林同(?~一二七六),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今属福建)人。以廕授官,弃不仕。恭帝德祐二年,元兵破福清,被执,不屈死。有《孝诗》一卷,刘克庄爲之序(《后村大全集》卷九六)。元《昭忠录》有传。《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事迹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四已作辨正。 林同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老去情钟不自持。篸花酌酒送春归。玉貌冰姿人窈窕。一笑。清狂岂减少年时。欲上香车俱脉脉,半帘花影月平西。待得酒醒人已去。凝伫。断云残雨尽堪悲。

客疾无根莫浪忧,今朝扫尽不容留。饭囊酒瓮非吾事,只贮千岩万壑秋。

丈六金身本自然,如今丈六示齐肩。当时若起亭亭立,只恐才余尺五天。

七十已中寿,人生似此希。绝怜老莱子,犹自作儿嬉。

引息度奇暑,风日正交战。淮乡六月春,嫣然担头见。香凝素囊拆,湿余清露泫。丰肤专正色,一忠百佞贱。祝融乃司花,慰我红尘面。买归一杯适,得共黄葵荐。

一闻春禽婆饼焦,竹林山木生萧条。忆君将向洛门去,胡马无尘塞路遥。将军本是汉丞相,玉帐坐辨牙旗枭。白面书生有肝胆,少年曾过咸阳桥。今虽老病由庐,巷为报缓制秦兵骄。

平生文字饮,真积力已久。温故忽若醉,卯饮不待酒。昏然亟步武,快哉绕衡陋。水阔夕阳红,雨余群山秀。

荒坡茫茫牧牛童,扳角上背捷如风;腰间一枝横吹短笛过村东。

帝里春归,早先妆点,皇家池馆园林。雏莺未迁,燕子乍归,时节戏弄晴阴。琼楼珠阁,恰正在、柳曲花心。翠袖艳、衣凭阑干,惯闻弦管新音。此际相携宴赏,纵行乐随处,芳树遥岑。桃腮杏脸,嫩英万叶,千枝绿浅红深。轻风终日,泛暗香、长满衣襟。洞户醉,归访笙歌,晚来云海沉沈

昼永常支枕,宾来旋整冠。日筛槐影细,风撼竹声乾。壤沃耘耕少,人閒赋敛宽。近知田舍乐,不记昔为官。

水竹色相洗,碧花动轩楹。自然逍遥风,荡涤浮竞情。霜落叶声燥,景寒人语清。我来招隐亭,衣上尘暂轻。

珍禽饮盆池,将扇扑窗户。一声惊得飞,再声惊不去。

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

善念销嗔恚,无差本自然。花开凡叶木,水打急风舡。拘执恒如缚,能仁学昔贤。神明皆正定,消息更深玄。

仆从衣裘薄,溪山冰雪深。西风吹剑首,晓日照琴心。慷慨平胡策,凄凉出塞吟。书生徒有志,但恐二毛侵。

洗浪清风透水霜,水边闲坐一绳床。眼尘心垢见皆尽,不是秋池是道场。

昆阳王气已萧疏,依旧山河捧帝居。废路塌平残瓦砾,破坟耕出烂图书。绿莎满县年荒后,白鸟盈溪雨霁初。二百年来霸王业,可知今日是丘墟。

一入雁苍山,山苍雁落湾。石螀鸣杼下,沙鸟宿窗间。吾子动多悔,老夫今稍闲。密云疏雨里,心事极相关。

朔风猎猎搜离思,向山木叶飞东西,山声互答轰鼓鼙。日影倒乱摩旌旗,琼山太守行赤帷,父老出饯相扶携。把袂惜别车去迟,仙都苴吏挈榼随,洗醆酌酒歌别离。别离之歌歌声希,儿女子态不愿为,圣皇择守先南陲。朱崖况复环生黎,黎山插天海四围,黎人出没如鬼魑。兇鲸蚋集不可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