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狄之孝十首·若鞮单于

汉语杂胡语,堪嗤莽太愚。
安知若鞮字,已是孝单于。

作品评述

《夷狄之孝十首·若鞮单于》是宋代作家林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用汉语杂着胡语,可嘲笑蒙昧无知的夷狄。
谁能知道“若鞮”这个字,已成为孝顺的单于。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夷狄部落的单于(即部落首领)表现出了孝顺的品质。诗人以夷狄部落的语言表达出了夷狄的无知和愚昧,但在这个部落中也存在着一个孝顺的单于,他在自己有限的认知和文化背景下,仍然尽力去表达孝顺之心。

赏析:
这首诗词着重表现了文化差异和相对性的观点。夷狄的语言被形容为汉语杂着胡语,突显了夷狄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差异。然而,诗人通过描述孝顺的单于,展示了孝道作为一种普世价值的存在。尽管孝顺的表达方式在文化之间可能有所不同,但孝顺的精神却是跨文化的。

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特色。它通过对夷狄文化和孝道的对比,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普世价值的存在。这种视角超越了地域和民族的界限,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关怀和思考。通过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思考并珍视不同文化中共通的价值观,以及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相互交流与共融。

作者介绍

林同(?~一二七六),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今属福建)人。以廕授官,弃不仕。恭帝德祐二年,元兵破福清,被执,不屈死。有《孝诗》一卷,刘克庄爲之序(《后村大全集》卷九六)。元《昭忠录》有传。《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事迹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四已作辨正。 林同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终年困尘土,一日同宴嬉。诗价重车渠,酒色空琉璃。月出散林莽,揽之有馀辉。山林信可乐,所乐无四时。况渠善窈窕,与我昏为期。会须挽凌波,同载月明归。

溪里晚从池岸出,石泉秋急夜深闻。木兰船共山人上,月映渡头零落云。

见说相思寺,今来似有期。瘴乡终有出,天意固难欺。昼雨先花岛,秋云挂戍旗。故人多在蜀,不去更何之。

帝令银汉推馀泽,不与人间较刀尺。剪绡为练课天孙,溅溜成文照东壁。我疑蒲城鬼神入,脚踏飞车翻霹雳。怒当十倍缚王离,瓦震三军开许历。仙翁题诗诗有史,画史纷纷俱屈膝。至今盛事随山中,往往摩挲到金石。归来满口说江湖,不学平生论感激。乃知卷舒在虚怀,谁道今人不如昔。

密炬瑶霞光颤酒。翠柏红椒,细翦青丝韭。且劝金樽千万寿。年时芳梦休回首。小雨轻寒风满袖,下却帘儿,莫遣梅花瘦。万点鹅黄春色透。玉箫吹上江南柳。

恸哭东阿县,伤心莫与论。郤思当痛日,敢望此身存。举目人将母,回头影吊魂。更堪悲手足,孤稚满船门。

云卧江村烟树林,悬知出岫本无心。亭臯若也有归雁,得句不妨频寄音。

春来谁挽去难援,中有悲欢万古痕。飞絮无家凌紫极,落英不聘恨黄昏。半涂未肯击鸣缶,百感何因招些魂。海内一经连海外,欲搜层物且重翻。

衲衣处处逐浮云,法乳何妨长子孙。室有巾瓶留祖意,门无车马露苔痕。名高楚泽多新侣,梦入苕溪有旧言。谁与隐峰居士说,曾参一句是同门。

闻说沙溪上,分明似渭川。重山照华屋,万竹绕清泉。遣馈知相忆,登山未有缘。一楼先月景,想像在吟边。

班班上川羽,薄暮未安巢。扰扰方外士,岁晏游远郊。正值风霜急,晚冰随处敲。何时居岩下,都把尘事抛。

嫩绿扶疏红倒垂,红閒黄染数茎丝。牢存本色心为主,懒竞时妆面向谁。受二气中开止昼,当三伏里傲炎曦。阴崖故国长安路,万里倾阳共藿葵。

梅花如梦李成尘,却伴酴醿过晚春。未要烘晴千树白,且看带雨一枝新。

一番微雨一番晴,淡淡春容照眼明。庭外幽花自开落,飞扬无处觅残英。

花竹亭轩。曲径通幽小洞天。翠帏苒苒隔轻烟。锁婵娟。画图初试春风面,消得东君著意怜。到伊歌扇舞裙边。要前缘。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生理无不尽,念君在中年。游道虽未深,举世莫能贤。筮仕苦贫贱,为客少田园。膏腴不可求,乃在许西偏。四邻尽桑柘,咫尺开墙垣。内艰未及虞,形影随化迁。茅茨俯苫盖,双殡两楹间。时闻孤女号,迥出陌与阡。慈乌乱飞鸣,猛兽亦以跧.故人王夫子,静念无生篇。哀乐久已绝,闻之

古今冠佩立朝人,多作北山松下尘。我爱蟠桃种来久,开花结子不由春。

诸父论交久,忘年许与盟。登山陪蹑屐,泛月共飞觥。来往开三径,安闲羡一生。山深凄薤露,愁忆醉歌声。

问石寻泉到竹斋,木犀花尽菊花开。老僧有约君知否,乘兴前村雪里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