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汪广洋的《登清远峡飞来寺四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zàn nǐ lán zhōu fǎng yǐn lún , zǐ guī hé shì quàn xíng r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行人:(名)在路上走的人。
子规:(名)杜鹃(鸟名)。
何事:什么事;哪件事。为何,何故。
汪广洋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原诗
暂拟兰舟访隐沦,子规何事劝行人。
满山松柏云来往,谁道王维画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