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台

芙蓉花开秋水冷,水面无风见花影。
飘香上下两婵娟,云在巫山月三天。
清澜素砾为庭户,羽盖霓裳不知数。
台上游人下流水,柱脚亭亭插花里。
阑边饮酒棹女歌,台北台南花正多。
莫笑来时常著屐,绿柳墙连使君宅。

作品评述

诗词:《芙蓉台》
作者:曾巩(宋代)

芙蓉花开秋水冷,
水面无风见花影。
飘香上下两婵娟,
云在巫山月三天。

清澜素砾为庭户,
羽盖霓裳不知数。
台上游人下流水,
柱脚亭亭插花里。

阑边饮酒棹女歌,
台北台南花正多。
莫笑来时常著屐,
绿柳墙连使君宅。

中文译文:
芙蓉花在秋水中绽放,水面平静无风却映出花的倒影。
花香飘散,上下两层楼阁美丽如仙子,云在巫山上,月亮挂在天空三天。

清澜的水波是庭院的地面,白色的石子铺成,羽毛做的盖子和七彩的裙摆数不清。
台上的游人在流水中行走,柱子挺拔,亭子里插满了花朵。

在栏杆边喝酒的人听着女子的歌声,芙蓉台的北边和南边都有许多花朵。
不要嘲笑常常穿着木屐的人,绿柳篱墙连接着使君的宅邸。

诗意和赏析:
《芙蓉台》是一首描绘花开水面的景象的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水中芙蓉花的美丽和神秘。诗人以清澈而寂静的水面为背景,将芙蓉花的倒影映射其上,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诗中的“芙蓉花开秋水冷”表达了水面上芙蓉花的傲然和洁净之美,水面平静无风,花影清晰可见。接着,诗人描绘了上下两层楼阁,美丽的女子在其中穿梭,如仙子般的存在。巫山上的云和天空中的月亮增添了诗意的神秘感。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芙蓉台的庭院景象,清澈的水波作为地面,白石子铺就。楼阁上的盖子和裙摆用羽毛和七彩绸缎装饰,展现了华丽和瑰丽的效果。游人在台上欣赏水中景色,柱子挺拔而美丽,亭子则装饰着鲜花。

诗的最后,诗人描述了在栏杆边喝酒的人听着女子的歌声,芙蓉台的北边和南边都有许多花朵。诗人呼应了芙蓉台的盛景,将花朵的美丽与人们的欢乐联系在一起。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芙蓉台的美景和人们的快乐。通过诗人的笔触,读者可以感受到自然景物的美妙与恢弘,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热爱,传达了一种宁静、美好和欢乐的氛围。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诗词推荐

江头风雨多,蘼芜湿春香。皎皎千里心,闺中春梦长。晓城鼓声发,寄书问河阳。君行紫骝老,君母白发黄。

两山齐起屹双阙,一岩突出刳寒月。成行松桂自昭穆,入耳流泉闻宫角。向来妙思发天蕴,突兀小亭着能稳。渔郎撑舟更何之,不信武陵眉睫近。殷勤置酒临清夜,主人不凡客殊野。酒酣烛暗月初上,却徙胡床坐岩下。疎疎林阳光半轮悬,破碎寒塘万珪璧。恐有仙人海上来,仿佛天风响环玦

避人低语卜金钱,侵晓焚香拜佛前。见说嘉陵江水恶,莫教风浪打郎船。

阴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冷搜骊颔重,寒彻蚌胎深。皓气笼诸夏,清光射万岑。悠然天地内,皎洁一般心。

收尽浮云见素娥,青天脉脉映明河。时平里巷吹弹闹,岁熟人家嫁娶多。高会不知清夜永,散归想见醉颜酡。小窗灯火晶荧处,也有人廔七月歌。

每向街头来往走,谁人识此葫芦。长盛美酒岂须沽。时时真畅饮,日日不曾无。自是一身唯了事,相随肯暂离余。杖头挑起*江湖。一船风月好,千古水云舒。

把酒花前欲问公。对花何事诉金钟。为问去年春甚处。虚度。莺声撩乱一场空。今岁春来须爱惜。难得。须知花面不长红。待得酒醒君不见。千片。不随流水即随风。

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

伊谁遣子著袈裟,幸自同源又一家。尚喜深山閟珍璞,曾看枯卉粲奇葩。空言组绣真无用,实际津途亦易差。衣敝履穿头欲雪,定於何处作生涯。

林亭幽且深,砌下玉溪水。淙琤环佩声,晓夕清心耳。使君性所乐,爱玩不少已。方持利物心,默坐穷至理。

束书归去飨梅花,底事霏英故故斜。约住忙中千里鹤,羡渠如意两归雅。家中见雪念为客,客里观梅不似家。园树暂时相斗白,明朝休向我侬夸。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不能成佛不能仙,虚度人间六十年。镜里姿容虽老矣,酒边意气尚飘然。安排玉白花红句,趁办橙黄橘绿天。无柰秋风动归兴,明朝问讯下江船。

方领思归集鹳庭,樵风千里漾舟舲。歌翻桃岸双飞鹄,梦绕天鄣九叠屏。上苑昔游赋飘雪,故林良友望贤星。迟闻乙奏藂云幄,紫桂窅窊袭袂馨。

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

雁荡英英云,孤凰云中吟。风吹五色羽,随此半山林。桐花作秋枯,野桑空绿沉。苦萁不致醉,鴞食予何心。凰兮归去来,岐山有高吟。

帝阙开金狄,仙舆下玉京。建春天上斗,不夜海边城。佛火依山出,星榆夹道明。清尘随汉跸,紫气护轩营。皓月楼前近,鲜风仗里经。烟云供瑞色,箫鼓献欢声。梵宇千花落,祠光众雉惊。宸仪收宝扇,台座冠朝缨。客守宫门燎,鸡传徼署更。皇杯频瞩劝,应为泰阶平。

旋缚阴崖屋,去裹北山饭。饥寒十万读,甚盛若禁脔。南越古象犀,明月万金产。逢人不易售,一见待天眼。我马几覆车,公乃独力挽。襄羊万夫上,直往势不返。白首不愿馀,光明自优远。晚生既浪出,壁间识怒面。未能续公书,聊尔执役贱。更须酌岩泉,只字日三晏。

鹤非千岁饮犹难,莺舌偷含岂自安。光湿最宜丛菊亚,荡摇无奈绿荷干。名因霈泽随天眷,分与浓霜保岁寒。五色呈祥须得处,戛云仙掌有金盘。

绿绮弦朱丝,为我调白雪。此亦化绪余,所长兼五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