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台

芙蓉花开秋水冷,水面无风见花影。
飘香上下两婵娟,云在巫山月三天。
清澜素砾为庭户,羽盖霓裳不知数。
台上游人下流水,柱脚亭亭插花里。
阑边饮酒棹女歌,台北台南花正多。
莫笑来时常著屐,绿柳墙连使君宅。

作品评述

诗词:《芙蓉台》
作者:曾巩(宋代)

芙蓉花开秋水冷,
水面无风见花影。
飘香上下两婵娟,
云在巫山月三天。

清澜素砾为庭户,
羽盖霓裳不知数。
台上游人下流水,
柱脚亭亭插花里。

阑边饮酒棹女歌,
台北台南花正多。
莫笑来时常著屐,
绿柳墙连使君宅。

中文译文:
芙蓉花在秋水中绽放,水面平静无风却映出花的倒影。
花香飘散,上下两层楼阁美丽如仙子,云在巫山上,月亮挂在天空三天。

清澜的水波是庭院的地面,白色的石子铺成,羽毛做的盖子和七彩的裙摆数不清。
台上的游人在流水中行走,柱子挺拔,亭子里插满了花朵。

在栏杆边喝酒的人听着女子的歌声,芙蓉台的北边和南边都有许多花朵。
不要嘲笑常常穿着木屐的人,绿柳篱墙连接着使君的宅邸。

诗意和赏析:
《芙蓉台》是一首描绘花开水面的景象的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水中芙蓉花的美丽和神秘。诗人以清澈而寂静的水面为背景,将芙蓉花的倒影映射其上,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诗中的“芙蓉花开秋水冷”表达了水面上芙蓉花的傲然和洁净之美,水面平静无风,花影清晰可见。接着,诗人描绘了上下两层楼阁,美丽的女子在其中穿梭,如仙子般的存在。巫山上的云和天空中的月亮增添了诗意的神秘感。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芙蓉台的庭院景象,清澈的水波作为地面,白石子铺就。楼阁上的盖子和裙摆用羽毛和七彩绸缎装饰,展现了华丽和瑰丽的效果。游人在台上欣赏水中景色,柱子挺拔而美丽,亭子则装饰着鲜花。

诗的最后,诗人描述了在栏杆边喝酒的人听着女子的歌声,芙蓉台的北边和南边都有许多花朵。诗人呼应了芙蓉台的盛景,将花朵的美丽与人们的欢乐联系在一起。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芙蓉台的美景和人们的快乐。通过诗人的笔触,读者可以感受到自然景物的美妙与恢弘,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热爱,传达了一种宁静、美好和欢乐的氛围。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诗词推荐

清谈衮衮思无穷,浑似饶阳邑下逢。霜重湖天初凛冽,夜长樽酒更从容。新编自富诗千首,岩邑今饶亩一锺。兀坐江城随五斗,肯忧紫□□衣慵。

帝格文祖。握瑞持衡。庆踰高邑。兆属大横。王道无外。干路昭亨。近臣展事。上介倅行。

我家张许同生岁,果者尧时值圣明。丙子与君无贵者,甲辰惟我亦同庚。闲云万岭林泉兴,明月一溪邱壑情。同岁同心有如此,相期岁晚李歌行。

缱绻依人慧有余,长安俊物最推渠。故侯门第歌钟歇,犹办晨餐二寸鱼。

去妇两眼泪,为君滴平生。一滴致妾意,再滴感君情。三滴眼欲枯,血点淋香缨。不滴堂前花,死株有时荣。不滴阶畔草,苦心展芳萌。请滴桥下水,长煎呜咽声。

高阙碍飞鸟,人言是君家。经年不归去,爱妾面上花。妾面虽有花,妾心非女萝。郎妻自不重,于妾欲如何。

夜何长,日苦短,夜长复寒日不暖。深林大薄鹖輶满,尾鹴鲂鱼游纂纂。千年古铁紫气缠,赤帝当之白蛇断。中朝老臣双佩苍,忧心郁纡寝息忘。凤皇在笯骥服箱,雪捏石栈冰河梁。夜何长,六龙回辔东扶桑。

人家四散占荒丘,晓夜悲鸣涧水流。点点寒鸦来不尽,昏云颓日古猷州。

城上一掊土,手中千万杵。筑城畏不坚,坚城在何处。莫叹筑城劳,将军要却敌。城高功亦高,尔命何处惜。

形名未立,腾兆未分。全无巴鼻,彻底浑仑。

欠作故人书,侵寻半载余。穷吟虽各自,入梦不相疎。梅蕊通春信,霜风促岁除。待余归故里,鸥约复如初。

千种庭前树,人移树不移。看花愁作别,不及未栽时。

农家冬事足,何处不祈禳。煨芋分儿食,篘醪唤客尝。犬眠茅舍暖,犊跳野田荒。勿遣官租急,令渠乐岁康。

忆杀当年刘改之,风流曾赋秣陵诗。如今白骨埋青草,百咏何因尔得知。

范公当晶守江滨,本是西清献纳臣。潇洒溪山潇洒郡,太平天子太平民。棠郊遗爱今仍在,竹榭高吟迹忆陈。还忆开元宋开府,相望彷佛见精神。

烟霞聚散通三岛,星斗分明在一壶。笑说馀杭沽酒去,蔡家重要会麻姑。

乘兴忽相招,僧房暮与朝。雪融双树湿,沙闇一灯烧。竹外山低塔,藤间院隔桥。归家如欲懒,俗虑向来销。

立海终风黑,洗光双日红。余波溅渤解,仙仗岌崆峒。宗庙神灵在,公师礼数崇。平生精履屐,尚觉小臣忠。

生来岁晚寄南窗,燕坐常闻御墨香。却笑到天亭上客,日将茗粥搅枯肠。

昔贤仕不遇,避世游金马。嗟我独何为,不容在田野。欹区寄汝南,落泊反长社。东西俱畏人,何适可安者。故庐已荆榛,遗迹但松檟。颓龄迫衰暮,旧物一已舍。安能为妻孥,辛苦问田舍。平生事瞿昙,心外知皆假。归休得溟渤,坐受百川泻。何人实造物,未听相陶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