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题咏

书法光芒晋永和,后来摹写不胜多。
考论又得桑夫子,兰渚风流转不磨。

作品评述

《兰亭题咏》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兼。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书法光芒晋永和,
后来摹写不胜多。
考论又得桑夫子,
兰渚风流转不磨。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兰亭,一处以兰渚为背景的风景名胜。诗人赞扬了兰亭的书法艺术和风雅气质,并将其与历史上的杰出书法家晋代的王羲之相提并论。诗人也提到,后来的人们模仿王羲之的书法,但无法超越他的造诣。然而,诗人又称赞了宋代的书法家桑世镇,认为他在书法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最后两句表达了兰亭的风流仪态和优美不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兰亭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历代书法家的敬仰。诗人以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为楷模,认为他的书法光芒耀眼,后人难以超越。然而,诗人也提到了宋代书法家桑世镇,表示他也有自己的独特才华。这种比较和对前贤的敬仰,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艺术追求的态度。

诗中描绘的兰亭风景,以及诗人对兰亭书法艺术的称赞,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人文景观的热爱。兰亭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象征着风雅和高尚的品味。诗人通过对兰亭的描绘,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优美而典雅的景象,使人们感受到了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写就,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情和对传统文化的推崇。通过对前贤的敬仰和对兰亭的赞美,诗人展示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这首诗词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让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艺术和人文的热爱。

诗词推荐

孤童亦复梦槐柯,无德无功用福多。天理乘除当老病,巢源王诀奈群何。

渡口水流急,凭栏凝睇劳。远山枫外淡,矮竹苣边高。古来丛青蔼,鳊鱼噀白涛。幽闲无个事,痛饮读离骚。

穷秋璧月才圆后,犹忆桑弧初挂年。千里一尊欢稚子,祝君从我傲壶天。

一马西投汴水滨,自惊秋鬓带尘纷。秋风尽日吹黄叶,心事经年寄白云。去矣尺书勤访我,醉来樽酒强酬君。北窗络纬寒声急,明夜伤心独自闻。

古初无毫楮,羲画何繇传?孰知文字理,已具《河图》前。神农洎苍颉,俯仰极人天。穗书与鸟书,创制分后先。龟麟锡禹时,盘铭著汤年。岐阳纪石鼓,史籀称独贤。矫若蛟龙蟠,郁若锁钮联。科斗聿行漆,形体因自然。一从孔壁废,重为经籍怜。秦相约籀古,撰次《苍颉篇》。小篆遂名

清晓于门开寿宴,绮罗香袅芳丛。红娇绿软媚光风。绣屏金翡翠,锦帐玉芙蓉。珠履争驰千岁酒,葡萄满泣金钟。人生福寿古难逢。好将家庆事,写入画图中。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春秋万古一權衡,笔削昭然揭日星。道贯百王垂大法,义先五始定常经。是非褒贬寓深意,理乱安危烛未形。内夏外夷归一统,烨然治象炳丹青。

继文犹旦暮,归启已讴吟。画手传英气,书筠见德音。铸铜余故鼎,啄草付春禽。试望桥山路,萧萧翠柏深。

辜负山中月与风,心无城市亦山中。应嫌猿鹤天机浅,要与几行不肯同。

青事梅边动,荒江信马行。久穷知远举,多瘦怯衣轻。今日龙华寺,昔时黄姥城。废兴吾已解,一醉万缘清。

一刀残月淡觚棱,遥望林梢晓色升。寂寞小帘风露冷,玉盆脂水已生冰。

铜雀羽仪丽,金龙光彩奇。潜倾邺宫酒,忽作商庭漦.若怒鳞甲赤,如酣头角垂。君臣坐相灭,安用骄奢为。

善学必探本,知本贵善养。种木既得地,柯叶日滋长。纷纷绮语工,汩汩良心丧。多闻竟无益,不如鸡犬放。

背江居隙地,辞职作遗人。耕凿资馀力,樵渔逐四邻。麦秋桑叶大,梅雨稻田新。篱落栽山果,池塘养海鳞。放歌聊自足,幽思忽相亲。余亦归休者,依君老此身。

新秋十日浣朱衣,铃阁无声公吏归。风韵渐高梧叶动,露光初重槿花稀。四时苒苒催容鬓,三爵油油忘是非。更报明朝池上酌,人知太守字玄晖。

田文养士天下无,撞钟列鼎倾金珠。入关几作秦囚拘,当时贵客如橛株。仓皇脱死托小夫,嗟哉所养非所需。

军功阁束万人多,兵部门前雀哥罗。悍将武夫心失尽,可知弃甲与投戈。

丛菊疏疏著短篱,重阳前后始盈枝。托根占得中央色,不比凡花儿女姿。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交山海一时平。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借问江湖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