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子石砚歌赠胡訚

君不见成都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
游人指点小颦处,中有渔阳胡马嘶。
又不见王孙青琐横双碧,肠断浮空远山色。
书生性命何足论,坐费千金买消渴。
尔来丧乱愁天公,谪向君家书砚中。
小窗虚幌相妩媚,令君晓梦生春红。
毗耶居士谈空处,结习已空花不住。
试教天女为磨铅,千偈澜翻无一语。

作品评述

《眉子石砚歌赠胡訚》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不见成都画手开十眉,
横云却月争新奇。
游人指点小颦处,
中有渔阳胡马嘶。

又不见王孙青琐横双碧,
肠断浮空远山色。
书生性命何足论,
坐费千金买消渴。

尔来丧乱愁天公,
谪向君家书砚中。
小窗虚幌相妩媚,
令君晓梦生春红。

毗耶居士谈空处,
结习已空花不住。
试教天女为磨铅,
千偈澜翻无一语。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画家开创新画风的情景,以及在这个繁忙的世界中,书生的境遇和对现实的思考。通过描绘眉子石砚和画家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艺术创新的赞赏和对传统的反思。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爱情和美的向往。

赏析:
苏轼以细腻、抒情的笔触描绘了画家开创新风格的情景。画家开十眉,意味着他在绘画技法上有创新突破。横云却月争新奇,表达了画家追求独特和新奇之作的心态。游人指点小颦处,中有渔阳胡马嘶,描绘了画家受到游人的赞赏和指点,其中渔阳胡马嘶一句,则是将画家的作品与历史事件相联系。

接下来,苏轼转向对书生的描写,表达了对士人在现实世界中的无奈和困境。王孙青琐横双碧,肠断浮空远山色,描绘了书生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却发现现实的残酷和虚幻之处。书生性命何足论,坐费千金买消渴,表达了书生在追求功名过程中的迷茫和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将自己的处境与社会动荡相对应。尔来丧乱愁天公,谪向君家书砚中,表达了自己被困于深宅大院之中,无法参与社会的苦闷。小窗虚幌相妩媚,令君晓梦生春红,描绘了闭门读书的苏轼通过想象和文学创作,寻找内心的慰藉和情感的满足。

最后两句,苏轼转向对佛学的思考。毗耶居士谈空处,结习已空花不住,表达了对佛学空灵思想的追求,但也指出佛学无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局限性。试教天女为磨铅,千偈澜翻无一语,意味着即使是天女也无法通过言语表达出真实的意义。

整首诗词通过对艺术、现实和佛学的交织描绘,表达了苏轼对社会和人生困境的思考和感慨。他在诗中展示了对艺术创新和追求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功名利禄和现实虚幻的反思。诗中还流露出对爱情和美的向往,以及对文学创作和精神追求的寻求。通过对佛学的提及,诗人也展现了对超越现实的思考和对真实意义的追求。

这首诗词在形式上采用了七言绝句,行云流水的韵律和抒情的笔触使得诗词更加优美动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营造,苏轼在这首诗中展示了他作为文学家和思想家的才华和深度。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峥嵘巴阆间,所向尽山谷。安知有苍池,万顷浸坤轴。呀然阆城南,枕带巴江腹。芰荷入异县,粳稻共比屋。皇天不无意,美利戒止足。高田失西成,此物颇丰熟。清源多众鱼,远岸富乔木。独叹枫香林,春时好颜色。南有汉王祠,终朝走巫祝。歌舞散灵衣,荒哉旧风俗。高堂亦明王,魂魄

瘦骨难胜遇节衣,日高催起趁晨炊。病怜榔栗随身惯,老觉屠苏到手迟。一饱但蕲庚癸诺,百年甘守甲辰雌。莫言此外都无事,柳眼梅梢正索诗。

夜长酒阑灯花长,灯花落地复落床。似我别泪三四行,滴君满坐之衣裳。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

鸿雁未应到,可怪此番风。木犀天气,何事爽逼夹衣重。长记呼韩塞下,每向飞廉声里,占见马蹄东。今且闭门睡,都不管山翁。李北平,班定远,魏云中。纷纷成败,任取勋业纪南宫。幸得明朝无雨,定是中宵有月,莫放酒尊空。起舞弄庭叶,清影伴岩松。

牢落穷途暮,扁舟水四涯。十年长作客,万里得还家。云散山排仗,潮生浪趁衙。殷勤谢风马,为挂一帆斜。

徐行竢命退风鴒鹢,决起乘时迁木莺。秋隼巧为非义取,夜蛩工作不平鸣。行归寡悔蚁知雨,言至数穷鸠唤晴。惟有冥鸿自高上,兹其不可得而名。

元夕牌灯大字题,高悬彩架果然奇。鳌山山下人来往,只听笙歌不看诗。

雪裹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凭阑叹息无人会,三十年前宴海云。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溪头雪后梅花发,飞凫东去朝双阙。涉溪父老肩相摩,再拜路旁皆惜别。问侯何以能得民,胸中仁气如阳春。攀辕徒切侯不住,金马石渠须若人。云溪野叟久闭户。时枉高轩肯相顾。何不临分把一杯,天寒懒出无他故。别离羞作儿女悲,此行稳上青云衢。相思要得知健否,寄我平安双鲤鱼。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潺潺出乱峰,演漾绿萝风。浅濑寒难涉,危槎路不通。朝云起潭侧,飞雨◇江中。更欲寻源去,山深不可穷。

晓起东风恶,晴岚忽变昏。船随山共走,雾与水相吞。钲鼓遥知寨,桑麻略辨村。雨来无准则,容易湿柴门。

仁教初闻代,讴歌早戴虞。多能天与圣,大度祖同符。恻怛钦刑诏,严恭事帝图。初终两甲子,经远有宏模。

阀阅盛山西,朱门扬戟衣。雅知名教乐,深笑宴游非。一室琴书隘,三年园圃稀。民时论事业,肯复让轻肥。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阿谁昔仕吾邦。共推任笔,洪鼎力能扛。不为桃花禄米,雠书倦、一苇横江。招寻处,徒行曳杖,曾不拥麾幢。山川,真大好,鱼矶无恙,密岭难双。听讼诉多就,樵坞僧窗。岁月音容远矣,风流在、遐想心降。云烟路,搜奇吊古,时为酹空缸。

名传蔡国冠儒林,二百年来庆泽深。同德允为贤相法,醉经端向古人寻。稍提阙里西河意,尽扫桑间濮上音。行听雨蒙歌迅召,不应衮绣有遐心。力辞大政勋方著,均佚琳宫道益深。北阙嘉猷常简在,东山春色寄幽寻。半言夙契三乘偈,一噫何妨万窃音。贱子抠衣陪下士,天游六凿已无心。

禹穴镇名山,神龙夙呵卫。告成馀此迹,天地相终始。昔在绍兴中,吊古先君子。探穴勇跻攀,慨叹不能已。援笔赋会稽,兼述风土美。趋庭童左卯时,诵之能略记。颇识寻幽趣,便有东游志。道路阻且长,日月疾难恃。此兴堕渺茫,转烛逾三纪。两年寓临安,相隔才一水。登览似可期,特

青编有补曾无损,白璧难全易作瑕。欲下凉帷玩真味,莫将丝履染尘沙。

雁荡天台路险艰,多应特地隔尘寰。不辞登陟来千里,为是东南第一山。争望台星从海上,方知蓬岛在人间。武林二老图中见,重惜官师远莫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