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宗臣的《留别子培舍弟七首(其六)》
拼音和注音
wú xué ér nǚ rén , bái shǒu liàn gù xi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故乡:(名)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近]家乡。[反]异乡|他乡。
儿女:(名)①子女:有两个~。②男女:~情长。
白首:犹白发。表示年老。谓男女相爱誓愿白头偕老。
无学:没有学问或学识。佛教语。小乘四果的最后一果,即阿罗汉果。谓学道圆满,不需再行修学。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原诗
青云纷四极,不翳明月光。
高台一以眺,远思从苍茫。
鸿鹄在中泽,岂为谋稻梁。
神哉蛟龙志,尺渎宁终藏。
丈夫志四海,廖廓相翱翔。
朝游过昆仑,夕游略扶桑。
无学儿女仁,白首恋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