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左军马图卷

将军西征过昆仑,战马渴死心如焚。
策勋脱鞍泻汗血,一饮瑶池三尺雪。
身如飞龙首渴乌,白光照夜瞳流月。
长河冻合霜草干,骏骨削立天风寒。
木牛沉绝粮道阻,中军饿守函谷关。
太平此马惜遗弃,往往驽骀归天闲。
区区刍粟岂足豢,忠节所尽人尤难。
摩挲图画不忍看,万古志士空长叹。

作品评述

《韩左军马图卷》是元代诗人唐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将军西征过昆仑,
战马渴死心如焚。
策勋脱鞍泻汗血,
一饮瑶池三尺雪。

身如飞龙首渴乌,
白光照夜瞳流月。
长河冻合霜草干,
骏骨削立天风寒。

木牛沉绝粮道阻,
中军饿守函谷关。
太平此马惜遗弃,
往往驽骀归天闲。

区区刍粟岂足豢,
忠节所尽人尤难。
摩挲图画不忍看,
万古志士空长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韩左军将军的马的图卷,通过马匹的形象表达了将军忠诚、坚韧和不屈的品质,以及他所面临的艰难困境。

诗中描述了将军西征过昆仑山,战马在长途跋涉和战斗中饥渴至极,心如火焚。将军勋绩卓越,他下马饮下了瑶池的三尺雪水,以此来缓解马匹的渴望。

将军的形象被比喻为身如飞龙,头渴得像乌鸦一样。他的英勇光芒照耀着夜晚的瞳孔,如同明亮的月光。长河已经冻结,霜草干枯,但将军和他的马仍然坚强立于寒风之中,展现出坚定不移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

然而,将军和他的马在艰苦的行军中面临着困难,粮食供应被阻断,中军在函谷关挨饿守卫。在太平时期,这匹马显得珍贵,但却被遗弃,往往被视为驽骀归天,失去了它应有的荣耀。

诗末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幅描绘将军马的图卷的内心感叹。诗人深感这种忠诚和坚韧精神的可贵,但又为这种奉献所付出的代价而心生悲痛。他甚至无法忍受触摸这幅图画,因为它让他联想到无数志士的牺牲和辛酸,令人叹息不已。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将军马匹的形象,以及将军所经历的艰难困境,表达了忠诚、坚韧和奉献的主题,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英雄壮举的敬佩和悲痛之情。

作者介绍

唐珙,字温如,元末明初诗人,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父南宋义士、词人唐珏在至元中与林景熙收拾宋陵遗骨,重新安葬,并植冬青为识。在乡里以诗知名,但所作传世不多。生平仅略见于《御选元诗》卷首《姓名爵里》 、《元诗选补遗》小传。

唐珙的年代考证

  《全唐诗》“无考”类诗人中收录一首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原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泰斗程千帆先生一仍其例,以唐温如为唐末人,并著《从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看诗人的独创性》一文。此说遭到中山大学陈永正教授反对,其1987年所作《〈全唐诗〉误收的一首七绝——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一文即专论此事,考订唐温如为元末明初人,资料极为翔实,其云:

  按,唐温如此诗,不见于唐、宋人有关载籍中,连素有淹博之誉的宋人洪迈撰集的《唐人万首绝句》进御本及赵宦光、黄习远的编定本中也没有此诗,自唐至清诸家唐诗选本也未予选录。唯一例外的是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选入此作,见该书卷三十四。最早收录唐氏此诗的是元人赖良编撰的《大雅集》,题为《过洞庭》,唐珙作。在作者小传中介绍,珙字温如,会稽人。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赖良字善卿,浙江天台人,“是集皆录元末之诗”,“其去取亦颇精审”,“故不失为善本”。《大雅集》前有元至正辛丑一三六一年杨维桢序,称其“所采皆吴越人之隐而不传者”。可知《大雅集》所录诸家,皆为编集者同时代人,又有乡里之谊,所收作品亦当可靠。钱谦益《列朝诗集》甲前集十一收入唐珙《过洞庭》及《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据《列朝诗集》编辑体例,甲前集所收的多为“明世之逸民”,可知唐珙也是自元入明的诗人。《古今图书集成·方舆编·山川典》第二百九十八卷“洞庭湖部”收录唐珙《过洞庭》诗,亦置于元人之列。

  因此,唐珙(字温如)为元末明初诗人已确定无疑。又此卷中唐珙自题籍里为“雷门”,雷门即古代会稽城门,如《会稽记》记云:“雷门上有大鼓,围二丈八尺,声闻洛阳。”《湘州记》亦云:“泉陵山有大石鼓。昔有神鹤飞入会稽雷门中,鼓因大鸣。”又《太平寰宇记》“台州白鹤山”条:“昔有白鹤飞入会稽石鼓,俗传雷门鼓中,击之声震洛阳。”《太平御览》:“昔有白鹤飞入会稽雷门鼓中,击之声震洛阳,故名。”则唐珙其人其里可知。

唐珙的著述

  元代诗人唐珙生平无记载,仅知“珙豪于诗”。他父亲唐珏是南宋义士,曾于元僧盗掘南宋皇陵之时,偷拾诸帝遗骨并重新安葬,使得免受元僧亵渎,直至朱元璋方重修宋陵安葬。虽是元代人,唐珙也应受其父教,知侠义,亦可谓南宋遗民。

  唐珙仅有八首诗记载下来。

  《墨兰》,“瑶阶梦结翠宜男,误堕仙人紫玉簪”,可见喜欢兰草。

  《猫》,“牡丹架暖眠春昼,薄荷香浓醉晓晴”,可见喜欢猫。

  《澄碧堂》 ,“玲珑凿开云雾窗,悟作虚空大圆镜”,可见沉迷于禅宗。

  《题海岳后人烟峦晓景图》,“须臾笔砚间,淋漓走元气”,懂得画画。

  《赵文敏书洛神赋》,“宓妃夜走天吴奔,骊龙腾骧老蛟舞”,痴迷书法。

  《题龙阳县青草湖》,“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因何醉呢?

  《韩左军马图卷》,“太平此马惜遗弃,往往驽骀归天闲”,复国梦吗?

  《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摩娑故纸叹凋落,老眼昏花犹可认”,一生竟短。

  唐珙是没有传记的,于《全唐诗》误收后更流传为“没有片言只语的记载”。而八首诗后,已然栩栩如生。

  又“澄碧堂” ,南宋皇宫有此堂;“海岳”,北宋米芾号“海岳外史”;“文敏”系南宋赵孟頫谥号;“王逸老”是南宋书法家;而青草湖中“湘君白发”,应是学自其父词“‘斑竹’临江首重回”中之典故,追思故国也。盖追思之人也。

  南宋遗民,无谓志远,无缘仕途愁忧,兰、猫、禅、画、书,一醉,一梦,一生,然却正因如此,他不沾半点功名,竟成一境界之诗——不曾“人生”过,惟曾“人格”过。

  关羽,是“千里行”后的英雄;唐僧,是“取真经”后的圣僧。而他,是“不入世”的诗人,是“一直”着的诗人,是永恒。

诗词推荐

鸦带残阳入翠微,纷纷黄叶向人飞。西风不管人閒事,雁自南飞燕自归。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

天界仁贤镇一方,坐令歉岁作丰穰。尽锄海上鲸鲵迹,顿肃庭中雁鹜行。万室共知歌邵杜,千年重喜见龚黄。修龄已逐阴功长,不待邦人献寿觞。

雨浥梨花粉泪香,一痕淡月照修廊。春来只是寻常夜,惟有杜鹃添觉长。

大姑老已丑,小姑少而秀。婷婷独立水精宫,罗袜生尘飘翠袖。彭郎坦腹方醉眠,小姑起舞春风前。古来同室无双美,天壤乃有彭郎子。

凤凰山畔永思堂,山谷先生有旧乡。修水年年流不尽,斯文长与日争光。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十载逍遥物外居,白云流水似相于。乘兴有时携短棹,江岛,谁知求道不求鱼到处等闲邀鹤伴,春岸,野花香气扑琴书。更饮一

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

炎正维中叶,皇图再造年。天潢流少海,星纬粲台躔。臣主尝难并,乾坤岂偶然。千龄开历数,一气付陶甄。黄屋传神器,彤庭领众仙。风云从此会,日月更谁先。昔者求侵地,何人赋甫田。吴儿咸抵掌,哙等欲差肩。庙论惟多士,戎功不在边。一麾分赤社,万事属青编。吾道谁难用,诸儒

挑包前日过垂虹,明旦剩潮向浙东。两袖虎丘山上月,一竿渔浦渡头风。乾坤佛法元来盛,湖海诗僧到处雄。而立妙龄广长舌,肯参八十紫阳翁。

前日宾斋宴,今晨奠柩觞。死生公自达,存没世徒伤。旧国难归葬,余紫不给◇。平生公辅志,所得在文章。

汉江漠漠向东流,摝蚬捞虾休未休。蒲叶半凋秋著岸,子归无口笑岩头。

幕府三年客,群居几日亲。初分阙口路,犹见洛阳人。◇麦晴将秀,田花晚自春。向家行渐近,岂复倦征轮。

人怀千岁忧,常苦非年速。千岁与百年,黄泉总相逐。漆园何诞妄,养生托缘督。邯郸非渺茫,梦觉惊黍熟。生死如彼何,爱恶亦徒欲。挽仰宇宙间,吾姑抱吾独。

官舍耿深夜,佳月喜同游。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散彩疏群树,分规澄素流。心期与浩景,苍苍殊未收。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登门执别有不答,惭愧公家父子孙。顾我何堪能至此,正缘同德又同门。

有酒不得饮,呼船过溪南。溪南亦何好,古寺依晴岚。上有百尺楼,下有千丈潭。城闉一目尽,晚山日相衔。烹茶吊际子,蜡屐登巉岩。相逢作行乐,犹胜空坐谈。

静观物理,式感我思。有风凄兮,吹我裳衣。

去腊飞花,今春未已,迤逦将度元宵。俄然甲子,青帝下新条。净扫一天沈霭,红轮满、大地山河。从今好,便当听取,万国起歌谣。 有人,当此际,_云深坞,翦月中阿。已占断春风,自种仙桃。更扶疏桂影直,从岩底、上拂云梢。仍为我,长摩苍石,无负此清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