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钱塘

十载飘零客路赊,钱塘无复睹繁华。
六桥杨柳林逋墓,一树棠梨苏小家。
山径翠舆湖上出,楼船画鼓月中挝。
如今纵有金如土,坐听荒城咽暮笳。

作品评述

《忆钱塘》是明代袁宗所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畔昔日繁华景象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中文译文:

十年漂泊客路赊,
无法再见钱塘繁华。
六桥杨柳林丛中,
有一树棠梨苏小家。
山径翠舆从湖上出,
画船击鼓月中挝。
如今纵使财富如土,
仍听荒城咽暮笳。

诗意:

诗人袁宗在十年的漂泊旅途中,对曾经见过的繁华之地——钱塘江畔充满了怀念之情。他描绘了钱塘江畔的六桥杨柳林景象,以及一株棠梨树下的苏小家。在那里,山径婉转曲折,翠舆从湖上行驶,画船击鼓,月光下波光粼粼。但是,如今时间已经流转,即使有金钱堆砌如土,也不能再次见到钱塘江畔的繁华景象,只能听到荒城咽咽的笳声。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袁宗十年漂泊客路中对钱塘江畔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无情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钱塘江畔昔日的繁华景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令人感受到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最后,通过“荒城咽暮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令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诗词推荐

横浦云亡后,斯文付此贤。命其随道丧,学又绝心传。河洛湮来派,西州忆旧缘。伤心耆老尽,挥泪对霜天。

别犹相忆睡全忘,目语心声两渺茫。情最生疏形最密,与君异梦却同床。

镂玉香苞酥点萼。正万木、园林萧索。惟有一枝雪里开,江南有信凭谁托。前年记赏登高阁。叹年来、旧欢如昨。听取乐天一句云,花开处、且须行乐。

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

中原耆旧久雕零,赖有夫君尚典刑。持节有心吞朔骑,请缨无路报朝廷。壮图落落嗟难合,末俗纷纷笑独醒。坐蜕已超尘世去,空余遗像在丹青。

十万强兵无一人,义师翻得叛臣名。奇功一夜归人物,空使文鸯待到明。

沉沉万象出楼台,日气初悬金碧堆。避暑阻兵眠食地,忍寻断梦一人来。(癸丑夏偕子大恪士留宿及两月今恪士已故)

榆钱阵阵麦纤纤,野菜花黄蝶易粘。记送郎船溪水曲,平芜一点甑山尖。

思归引。归河阳。假余翼鸿鹤高飞翔。经芒阜。济河梁。望我旧馆心悦康。清渠激。鱼彷徨。鴈惊泝波羣相将。终日周览乐无方。登云阁。列姬姜。拊丝竹。叩宫商。宴华池。酌玉觞。

幕府重来老令威,山川良是昔人非。痴儿已遣了官事,伏日元知当早归。避热幽花房自敛,迎秋高树叶先飞。论诗敢补先师处,僭拂江头旧钓矶。

路迥萦纡行木杪,脚力穷时山更好。苦吟转觉嘉句悭,远望方知众山小。登临自昔知几人,留题暗苔新事物。吁嗟开辟岁时久,名字湮没多无闻。细观天地无穷极,百岁浮生真一息。少和灵运纵垂名,俯仰之间亦陈迹。何如大人能达观,古今等视犹晨昏。朝菌灵芝皆死尔,彼有修短何足言。

西望吴王国,云书凤字牌。连江起珠帐,择地葬金钗。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春风无处所,凄恨不胜怀。

雪林风雪暮纤纤,滴沥寒声晓断檐。一点丐心盟杖屦,十分化事入鎚钳。霁光如拭月无碍,华锦落机春不嫌。百亿分身遍尘刹,见闻萧洒孰相黏。

秋霁禁城晚,六街烟雨残。墙头山色健,林外鸟声欢。翘日楼台丽,清风剑佩寒。玉人襟袖薄,斜凭翠阑干。

无端流落迫残年,三十南山访老禅。未契安心了难觅,不如同世且随缘。频移竹几负寒日,旋拾松梢炊晚烟。珍重孤云出山去,东西南北一青天。

行舟晚解去,亲戚各还家。泪落正湿衣,肠翻如转车。借是昭亭水,相随亦有涯。予今游宦意,曾不学匏瓜。

银章朱绂照云骢,六换鱼书惠化崇。瑶树忽倾沧海里,醉乡翻在夜台中。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曾是绮罗筵上客,一来长恸向春风。

红窗小艇雨余天。李郭未神仙。片时蓬底幽梦,即是五湖船。追往事,惜流年。恨风烟。向人依旧,两行垂杨,一片新蝉。

玉珂经礼寺,金奏过南宫。雅调乘清晓,飞声向远空。慢随飘去雪,轻逐度来风。迥出重城里,傍闻九陌中。应将肆夏比,更与五英同。一听南薰曲,因知大舜功。

十大曲破寰海知,六么对舞纖腰肢。秩巴古寨士解围,谱传建业隆兴时。天匏作腔豺脔皮,竹撩袅绕叠指麾。慢曲出入和柘枝,四部中分声递随。行齐气勇拍趁吹,妙伎那教呈健儿。忽然锦袖左抱持,伸拳俯拜当阶墀,三台挝鼓彻送之。我闻此乐来西陲,恩浓四沐需云期。君仁先祝慈闱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