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五首

篷底欹眠醉复醒,君山只在两眉青。
浑家不管兴亡事,一味和云看洞庭。

作品评述

《偈颂二十五首》是宋代释道璨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篷底欹眠醉复醒,
君山只在两眉青。
浑家不管兴亡事,
一味和云看洞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篷底(船舱底部)醉眠醒来时的景象。作者看到了君山,仅仅在他的两眉之间,形容君山的高耸壮丽。然而,作者的浑家却不关心世间的兴亡事,她只顾一味地与云彩一起欣赏洞庭湖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世间纷扰的超脱态度。以下是对诗词的进一步赏析:

1. 自然景观的描绘:作者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君山的景色,将其形容为只在两眉之间,表达了君山的高耸壮丽和与作者亲近的距离感。同时,作者通过描述洞庭湖和云彩,展示了湖光山色的美丽和壮丽,以及作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2. 对世俗事务的超脱态度:作者提到自己的浑家(指妻子)不关心世间的兴亡事,只专注于欣赏自然的美景。这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将注意力转向了与自然相融合的宁静和美好。这种态度反映了佛教思想中追求超脱尘世的精神。

3. 表现出的禅意:整首诗词透露出禅宗的思想,将自然景观与内心境界融为一体。作者通过船舱底部的位置,暗示自己的身世处于世俗之中,但他的精神意识却超越了尘世的纷扰。与此同时,浑家的态度也暗示了她在修行中的悟性,以及对世间事务的超然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世俗事务的超脱态度,展示了禅宗思想中追求超脱尘世的理念。通过描绘君山和洞庭湖的美景,诗人传递了自然与人的融合、内心宁静与超然的境界。

诗词推荐

白头重到太宁宫,玉佩琼琚在眼中。歌舞可怜人暗换,花开花落几春风。

篙师上滩时,面作石皤样。及其进尺寸,乃在一偃仰。神禹不到地,狂流终播荡。逆顺本天力,人谋不相让。苦战排三军,势压票姚将。身在乱石中,倾覆堪指掌。谁支荷天衢,鼠径断还往。

默然如大道,尘世不相关。青桧行时静,白云禅处闲。贫高一生行,病长十年颜。夏满期游寺,寻山又下山。

连林泥滑滑,遍地苹青青。多病愁难却,春风梦已经。曾过蕲水郡,不见少微星。独行惭方驾,清诗许乞灵。

少年游太学,著尽箧中衣。独剑自为伴,无家何处归。秋蓬随野转,寒鹊遶林飞。霄汉有知己,行行宁久微。

少时文墨已非工,渐老才还必须更觉蒙。空有簿书相汩没,了无朋友共磨礲。功名也只浮云似,富贵还应逝水同。寄语宅心何处所,晚春沂上舞雩风。

一章通奏领州麾,诏许残书得自随。吾党成章真小子,官中了事是癡儿。昏眸病入花争乱,倦首搔馀雪半垂。所赖韦吴皆杰笔,刘生当见汗青期。

隔窗萤影灭复流,北风微雨虚堂秋。虫声竟夜引乡泪,蟋蟀何自知人愁。四时不得一日乐,以此方悲客游恶。寂寂江城无所闻,梧桐叶上偏萧索。

阅尽四家诗卷子,自然优劣在其中。石龟野鹤心相合,菊磵花翁道不同。鸣凤翱翔上霄汉,乱蝉萧瑟度秋风。一篇论尽诸家体,忆着当年巩睡翁。

万里南迁直谏臣,世间无地可容身。夜冲风雨过湘水,赖有青山作主人。

世事浇浮后,艰难向此生。人心不自足,公道为谁平。德丧淳风尽,年荒蔓草盈。堪悲山下路,非只客中行。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河阳桃李开无数。待成春归去。小园几月忽惊飞,恨主人难驻。雏莺乳燕愁悲语。道留君不住。愿君随处作东风,与群花为主。

微月斜侵响歊廊,芙蓉清气满金塘。鸳鸯只傍阑干宿,也爱君王水殿凉。

浊醪?得玉为浆。风韵带橙香。持杯笑道,鹅黄似酒,酒似鹅黄。世缘老矣不思量。沈醉又何妨。临风对月,山歌野调,尽我疏狂。

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兰。宝器金罍重,清音玉珮寒。贡文齐受宠,献礼两承欢。鞍马并汾地,争迎陆与潘。

几岁不出门,一朝事远游。长安初岂远,孙客难淹留。

诗才妙入江南画,画手工传渭北诗。一段澄心卷湘水,吟轩长对唤船时。

定林自有主,我为林下客。客主各有心,还能共岑寂。

[大吕角二奏]羽旌风翔,翠薤飘举。俨其音徽,登兹位处。笙镛始奏,合止柷敔。是享是宜,永求伊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