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亭

独宿大中年里寺,樊笼得出事无心。
寒山梦觉一声磬,霜叶满林秋正深。

作品评述

《湘江亭》是唐代诗人孟宾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独宿大中年里寺,
樊笼得出事无心。
寒山梦觉一声磬,
霜叶满林秋正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孟宾于在湘江亭独自宿居的情景。他身处大中年里寺,寺庙里的樊笼意指尘世的束缚,孟宾于得以摆脱这种束缚,在事务繁忙的环境中保持了宁静、无心的心境。他在冷山中做梦,梦中传来一声钟磬,这声音唤醒了他的心灵,使他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同时,秋日的寒霜使得林中的叶子变得凋零,这景象也呼应了孟宾于内心的冷静和对世事变幻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孟宾于内心的宁静和对人生的思考。他选择独自宿居在寺庙中,远离尘嚣,以追求内心的宁静。樊笼得出事无心,意味着他摆脱了世俗的束缚和纷扰,心无旁骛。寒山梦觉一声磬,表达了孟宾于在梦中受到精神的触动,这声钟磬可以理解为佛教寺院中的法器,它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对超越尘世的渴望。而林中满是霜叶,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孟宾于内心的冷静相呼应,也传达了对世事变幻的思考。

整首诗意蕴含深沉,通过对宁静与冷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索。同时,他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相呼应,使诗词更具意境和内涵。整体上,这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冷静和超脱尘世的感觉,让人们在喧嚣的现实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思考人生的深度。

作者介绍

孟宾于,字国仪,号玉峰叟(《江南野录》卷八),连州(今属广东)人。后晋天福九年(九四四)进士(王禹偁《孟水部诗集序》)。曾受孟氏辟,爲零陵从事。南唐时,授丰城簿,迁淦阳令。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归老连上(《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引《雅言繫述》)。年八十三卒。有《金鰲集》,已佚。《南唐书》卷二三有传。今录诗十首。

诗词推荐

百丈慵参老野狐,一只俄得小於菟。眈眈肯听豺声怯,索索当令鼠辈无。既与道人常并坐,何妨童子戏编须。硬黄新染香如蜡,从此书堂不闭厨。

蕨手犹拳已箸长,菊苗初甲可羹尝。山村富贵无人享,一路春风野菜香。

桃花浪里泊扁舟,草草相逢恨莫留。一自春风来折简,几番夜月独登楼。尘踪偃蹇长怀旧,蓬鬓萧疏又见秋。为报故人安好在,身闲不负远公游。

未济卦中休卜命,参同契里莫劳心。无如饮此销愁物,一饷愁消直万金。

画楼钟动君休唱,往事无踪。聚散匆匆。今日欢娱几客同。去年绿鬓今年白,不觉衰容。明月清风。把酒何人忆谢公。

半世几契阔,今年又别离。我应嗟去远,人已恨来迟。宿草青无限,野花红欲窥。藩车行有诏,山路且逶迤。

柳弱留春色,梅寒让雪花。溪明数积石,月过恋平沙。病减还憎药,年侵郤累家。後归栖未定,不但只昏鸦。

眉痕英绝语謖謖,指挥小婢带韬略。幸汝生逢清晏时,不然剑底桃花落。

客从远方来,遗我径寸璧。中有四个字,不必重拈出。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近郭乱山横古渡,野庄乔木带新烟。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

迹不到城市,逢人无厚颜。一瓢风外树,双屐雨中山。流水春喧碓,归云暮掩关。忧时心未已,祇益鬓毛斑。

卢老无端颺下柴,碓头舂出古菱花。恶声千载成狼籍,养子谁人解克家。

妙年声落落,晚岁陈堂堂。政出诸公右,吾宁一老傍。园林春婉娩,坟土泪凄凉。孝友无馀事,新诗入锦囊。

〔走笔成〕束带趋承明。守官唯谒者。清晨听银蚪。薄暮辞金马。受辞未尝易。当是(一作御)方知寡。清范何风流。高文有风雅。忽佐江上州。当自浔阳下。逆旅到三湘。长途应百舍。香炉远峰出。石镜澄湖泻。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范蠡长好之。庐山我心也。送君思远道。欲以数行

为君歌岁寒亭子,无烦洲畔鹦鹉。江山胜概风霜地,要近鲁东家住。丘壑趣。应素爱、昂霄老柏孤松树。登高作赋。想白云阳春,碧云日暮,别有倚楼处。金闺彦,尚忆西清接武。年来乔木如许。团茅时复羲皇上,我醉欲眠卿去。歌欲举。还自悟君亭,琢就琼瑶句。疏斋试与。倩倚竹佳人,

龟老一溪怀旧事,人亡千载尚虚名。亭前独有山川在,付与诗人著语明。

黄鸟鸣深林,往来疾于织。非无机杼声,其奈不成匹。

一别一相见,须臾老此生。客衣寒后薄,山思夜深清。诗近吟何句,髭新白几茎。路岐如昨日,来往梦分明。

雪里花开人未知,摘来相顾共惊疑。便当索酒花前醉,初见今年第一枝。

翛然数君子,落落俱长身。东家每借看,步去不嫌频。移栽幸许我,已自前年春。自我得此辈,园居岂为贫。但忧积雨霁,日暴少精神。终然勤灌溉,枝叶还如新。因兹悟为学,黾勉在斯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