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庵夜坐

青灯寒焰弄微明,灯与幽人一样清。
案上黄庭浑嫩看,时闻败叶打窗声。

作品评述

《石室庵夜坐》是宋代朱真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灯寒焰弄微明,
灯与幽人一样清。
案上黄庭浑嫩看,
时闻败叶打窗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夜晚坐在一间石室庵中的情景。石室中点着一盏青灯,微弱的火焰使室内显得微明。灯光和独坐的幽人一样清澈明亮。案几上放着一本黄庭,作者凝视着它,感受着其中的意境。时而,听到外面风吹败叶拍打窗户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在夜晚静坐石室庵中的内心感受。青灯寒焰的微明,与幽人内心的清明相呼应。石室庵作为一个幽静的地方,与作者的心境相契合,两者共同构成了宁静、清澈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黄庭可能指的是《黄庭经》,这是一本道教经典,与自然、宇宙、人生等哲学思考有关。作者凝视着黄庭,意味着他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与自然和道教的思想相联系。

最后两句描述了窗外风吹败叶拍打窗户的声音。这一景象增加了诗词的层次感,既有了内心的宁静,也有了外界的悸动。这种对比使整首诗词更加丰富有趣。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石室庵中的静谧环境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思考和自然之美的追求。同时,通过对内外对比的描写,也给读者带来了思考与感悟的空间。

诗词推荐

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江边晓雪愁欲语,马上夕阳香趁人。熨眼红苞初报信,回头青子又生仁。羁游偏觉年华速,徙倚阑干一怆神。

玉妃谪堕作梅花,不与群芳定等差。莫是清高嫌俗眼,故张翠幕淡笼遮。

我欲培修竹,新添笋几根。徘徊看不已,爱惜似儿孙。

初寮文律冠中京,晚岁深严三折肱。清处月中仍聚雪,高时风里政抟鹏。家声不坠推王粲,句法能传有杜陵。剩作诗文追汉魏,非公谁不阏溪藤。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秋堂复夜阑,举目尽悲端。霜堞鸟声苦,更楼月色寒。美人深别意,斗酒少留欢。明发将何赠,平生双玉盘。

阳光不照临,积阴生此类。非无惜死心,奈有灭明意。妆穿粉焰焦,翅扑兰膏沸。为尔一伤嗟,自弃非天弃。

淮海各联翩,三年方一见。素心终不易,玄发何须变。旧国想平陵,春山满阳羡。邻鸡莫遽唱,共惜良夜晏。

四海飘零似落花,十年秋鬓带霜华。归无驷马空题柱,敝尽貂裘忙到家。触目半成愁境界,安心旋办老生涯。可怜持蟹持杯手,小圃携锄学种瓜。

好个今年生日,满堂儿女团栾。歌声不似笑声暄。满捧金杯争劝。富贵功名任运,佳辰乐事随缘。白头相守愿年年。只恁尊前长健。

爱尔似龙媒,翩翩千里回。书从外氏学,竹自晋时栽。拥棹逢鸥舞,凭阑见雨来。上堂多庆乐,不醉莫停杯。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春风吹桃花,适与流水会。流水固无心,桃花亦何意。如何武陵人,便至神仙家。神仙不可见,回首空烟霞。

草色浓于野烧烟,春风吹面午阴天。长江摇荡游人眼,兴在悠悠一雁边。

籍甚牢之舅,难追宅相风。惟公能爱我,独我最知公。潭府书无继,西州事已空。形容尽心力,庶或慰幽宫。

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閒身留泮水,归梦满湖山。雪冻蝗应避,春暄雁欲还。桃符随手写,祸福不相关。

系马朱桥上酒楼,楼前敷水拍堤流。春风又作无情计,满路杨花辊雪球。

十里轻轩憩佛庐,梦身差记蝶蘧蘧。伊蒲巧作鱼虾样,矮笋新镵茧栗株。暂到欲陪僧夏静,等闲生怕俗尘污。计然老去翻多事,空挽西施向五湖。

怀中天子书,腰下使君鱼。瀑布和云落,仙都与世疏。远程兼水陆,半岁在舟车。相送难相别,南风入夏初。

一室冷如冰,人疑在定僧。手称丹灶火,纱护佛龛灯。食减形虽槁,心虚气自凝。平生坐忘论,字字欲铭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