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高鼎的《秋宵怀湖上》
拼音和注音
xiāo shū shù yǐng guò xī qiáng , cán yuè róng róng dào cǎo t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萧疏:1.萧条荒凉:满目疮痍,万户~。2.稀疏;稀稀落落:黄叶~。白发~。
残月:(名)①农历月末形状如钩的月亮。②快落的月亮:~暗淡。
草堂:(名)茅屋。多指古诗人或隐士的住房:杜甫~(在四川成都)。
溶溶:(书)(形)形容水面宽广:江水~|月色~。
树影:树木的影子。
西墙:亦作'西墙'。西面的墙。指西面。
高鼎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
原诗
萧疏树影过西墙,残月溶溶到草堂。
秋景最清尤在夜,客居虽好总怀乡。
延青水榭吟诗舫,饮渌山庄斗酒场。
一自孙卢蹂躏后,悲风燐火啸枯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