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心动(客中见梅寄暖香书院)

风软寒轻,暗香飘、扑面无限清楚。
乍淡乍浓,应想前村,定是早梅初吐。
马儿行过坡儿下,危桥外、竹梢疏处。
半斜露。
花花蕊蕊,灿然满树。
一饷看花凝伫。
因念我西园,玉英真素。
最是系心,婉娩精神,伴得水云仙侣。
断肠没奈人千里,无计向、钗头频觑。
泪如雨。
那堪又还日暮。

作品评述

诗词:《花心动(客中见梅寄暖香书院)》
朝代:宋代
作者:赵长卿

风软寒轻,暗香飘、扑面无限清楚。
乍淡乍浓,应想前村,定是早梅初吐。
马儿行过坡儿下,危桥外、竹梢疏处。
半斜露。花花蕊蕊,灿然满树。
一饷看花凝伫。因念我西园,玉英真素。
最是系心,婉娩精神,伴得水云仙侣。
断肠没奈人千里,无计向、钗头频觑。
泪如雨。那堪又还日暮。

中文译文:
微风轻柔,寒意渐浅,隐约的花香飘荡,扑面而来,清晰无限。
花香时浅时浓,应该想起故乡的村庄,那一定是早春的梅花刚开始绽放。
马匹经过山坡下,危险的桥梁旁,竹林稀疏之处。
半露斜倚。花朵绚烂,花蕊繁密,灿烂地遍布树枝。
静静地凝视着这盛开的花朵。因为我想念我的西园,那里的玉英花真实纯粹。
它们最能打动我的心灵,委婉而精神,像是仙侣般陪伴着水云。
心如断肠,无法安慰千里之外的挚爱,无法计算着怎样才能相见。
眼泪如同雨水一般,再次如何忍受黄昏的来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花心动(客中见梅寄暖香书院)》是宋代诗人赵长卿的作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时节的一幅梅花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微风轻柔、寒意渐淡的场景,伴随着扑面而来的花香,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梅花作为早春的代表,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喜悦。

接着,诗人以乍淡乍浓的描写方式,表达了对故乡村庄的思念。他想象着故乡的早春景色,定是梅花初开的美景。这种思乡之情,让诗人对梅花更加依恋和向往。

诗中还描绘了马匹经过山坡和危桥旁的竹林,给诗中增添了一丝动感和危险感。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立体生动。

然后,诗人以绚烂的词藻描绘了满树盛开的梅花景象,形容花朵美丽绚烂,花蕊繁密,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诗人用"一饷看花凝伫"表达了他凝视花朵的专注和沉醉。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和对爱情的苦闷。他念念不忘自己的西园,对其中的玉英花表示真挚的思念。诗人将梅花与爱情相连,形容梅花的婉娩精神仿佛是他爱人的化身,伴随着他的精神和情感。

然而,诗人与挚爱相隔千里,无法亲近,心如断肠。他感叹无法计算出相见的具体方法,只能频频凝望着挚爱的钗头。最后,诗人以泪如雨的形象表达了内心的悲伤和无奈。

整首诗词通过对梅花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挚爱的思念之情。诗人以细腻的语言和形象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情感和意境的世界。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表达,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生命力,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整首诗词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让人产生共鸣和思考。

作者介绍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赵长卿的文学成就

  赵长卿词作甚多,远师南唐,近承晏、欧,模仿张先、柳永,颇得其精髓,能在艳冶中复具清幽之致,为柳派一大作家。词风婉约,“文词通俗,善抒情爱”,颇具特色,耐读性强,享誉南宋词坛。多为咏颂风物之作,也间有讥时诮世、况己喻人的篇章,均清新活泼,自然天成。 著有词集《惜香乐府》10卷。毛晋刻入《宋六十名家词》中。最早是由乡贡进士刘泽整理编集,并以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及总词、贺生辰、补遗类编,厘为十卷。《四库全书总目》对其有评论。《全宋词》录有其词339首,为宋代词人现存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明代毛晋云:长卿的词“方之徽宗”,“响出云霄矣。”

赵长卿的生卒年考

  唐圭璋的《两宋词人时代先后考》把赵长卿排在北宋末期的词人中,生卒年均不可知。但在《惜香乐府》第三卷末尾有一段附录,记张孝祥死后临乩事。考张孝祥卒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那时赵长卿还在世作词,可知他是南宋初期人。有学者对赵长卿所处的具体时代进行了基本的考证,得出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北宋末南宋初,即徽宗(1101-1125)、钦宗(1126-1127)朝,南宋高宗(1127-1162)及孝宗(1162-1189)朝前半期,周邦彦、李清照同期稍后,辛弃疾之前。

诗词推荐

沽酒来寻水驿门,邻船灯火语黄昏。今朝始觉离乡远,身在丹阳郭外村。

宋词

风落平沙稻,霜垂别渚莲。西湖三百亩,强半富儿田。

宋词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宋词

火树知谁种,灯花凝不销。何人知此意,有喜在明朝。儿爱抄诗卷,童欢进酒瓢。纱笼添护惜,莫要隙风摇。

宋词

为人心切屡忘家,力量方知有等差。莫信空山葬冠剑,且吟古屋画龙蛇。

宋词

微雪弄新霁,寒月上初弦。长庚入梦,间生采石锦袍仙。分得天孙云纤,制断麒麟金锁,来自玉皇前。丹井凭泥轼,风月兴无边。诏书来,催人观,占春先。柳边花底,细驺辇路骤鸣鞭。荣侍金銮殿上,更向沈香亭北,半醉拂华笺。来岁今朝里,人在八花砖。

宋词

接{上四下离}倒著醉花傍,染得衣巾一味芳。说与园丁严锁钥,免教韩寿去偷香。

宋词

不以登朝急,归欤有母慈。新炊甘野荠,秋思老江蓠。薄宦惟琴在,孤征与月随。几时湖上去,吾欲报欧知。

宋词

坊州杜若自堪羞,沛国青粘亦懒求。那似一丛苍凤尾,等间收味古甆瓯。

宋词

心里人人,暂不见、霎时难过。天生你要憔悴我。把心头从前鬼,著手摩挲。抖擞了、百病销磨。见说那厮脾鳖热。大不成我便与拆破。待来时、鬲上与厮噷则个。温存著、且教推磨。

宋词

夜出茆堂自撤扃,乌藤与我两伶俜。凉蟾吐晕围千丈,老木移阴可一庭。隔浦呼呜闻宿鸟,傍檐开阖数流萤。放翁尚友论千载,不取梁鸿即管宁。

宋词

羽籥崇文礼以毕,干戚奋武事将行。用舍繇来其有致,壮志宣威乐太平。

宋词

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已传花洞将秦接,更指茅山与蜀通。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

宋词

夜来一雨洗骄阳,轧轧篮舆趁晓凉。过眼几多山应接,转头二十里相望。烟横夹道松交翠,水拍连畴稻半黄。辙迹平生今始到,元知乐土是江乡。

宋词

稻花秋晚蟹洗手,荠菜春初餳胶牙。筑底空山谁办此,留君只有石边茶。

宋词

愚公不解计安危,行尽人间恶路岐。难似车登蛇退岭,险如舟过马当祠。平生忧患常难测,送老安闲敢自期。一事不成应有命,惟将知止报明时。

宋词

嘉锦筵珍树兮。错众彩之氛氲。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青春兮不可逢。况蕙色之增芬。结芳意而谁赏。怨绝世之无闻。红荣碧艳坐看歇。素华流年不待君。故吾思昆仑之琪树。厌桃李之缤纷。

宋词

凝笳作悲壮,细马载婵娟。可是杏花晚,只教杨柳眠。酒盏汉旌底,清歌春雁边。不须催部曲,聊欲酌寒泉。

宋词

激溜跳珠尽日间,却疑造物不曾閒。何如收取连云笕,水自水流出自山。

宋词

前日解侯印,泛舟归山东。平旦发犍为,逍遥信回风。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复有峨眉僧,诵经在舟中。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鱼龙。一道鸣迅湍,两边走连峰。猿拂岸花落,鸟啼檐树重。烟霭吴楚连,溯沿湖海通。忆昨在西掖,复曾入南宫。日出朝圣人,端笏陪群公。不意今弃置,何由

宋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