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文忠公夫人挽词二首

能言人尽尔,有立世终稀。
忧国常先众,谋身亦勇归。
见奇初或笑,要极未应非。
仅似西山老,终身止食薇。
赋传长啸久,书奏镈钟新。
共叹文章手,终为礼乐人。
遗风满台阁,好语落簪绅。
欲取褒雄比,终非骨鲠臣。
剑外东来日,城西却住年。
高斋留寓宿,旅食正萧然。
语惬闻投石,诗新看涌泉。
清樽寄苦泪,一洒叶坟前。

作品评述

范蜀公挽词三首

能言人尽尔,
有立世终稀。
忧国常先众,
谋身亦勇归。

见奇初或笑,
要极未应非。
仅似西山老,
终身止食薇。

赋传长啸久,
书奏镈钟新。
共叹文章手,
终为礼乐人。

遗风满台阁,
好语落簪绅。
欲取褒雄比,
终非骨鲠臣。

剑外东来日,
城西却住年。
高斋留寓宿,
旅食正萧然。

语惬闻投石,
诗新看涌泉。
清樽寄苦泪,
一洒叶坟前。

《范蜀公挽词三首》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苏辙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被尊称为范蜀公。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的思考,展现出他的忠诚、坚毅和对文学的热爱。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能言人尽尔,
有立世终稀。
忧国常先众,
谋身亦勇归。

见奇初或笑,
要极未应非。
仅似西山老,
终身止食薇。

赋传长啸久,
书奏镈钟新。
共叹文章手,
终为礼乐人。

遗风满台阁,
好语落簪绅。
欲取褒雄比,
终非骨鲠臣。

剑外东来日,
城西却住年。
高斋留寓宿,
旅食正萧然。

语惬闻投石,
诗新看涌泉。
清樽寄苦泪,
一洒叶坟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对自身经历和人生观的反思为主题,通过对人生和事业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忠诚、坚毅和文学的热爱。

诗的前四句表达了苏辙的坚持和努力,他说自己能言善辩,但为了立身立世却很稀有。他常常为国家的忧患先行,为个人的理想奋勇前行。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苏辙对人生的感悟。他说有时候当他看到一些奇特的事物时,或许会笑一笑,但他的追求却从未停止。他比喻自己像西山上的老人一样,一生都在苦苦寻求理想,不停地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苏辙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自己的评价。苏辙说他的赋作被传颂已久,他的文章和书奏都新颖独特。他共同感叹文学的力量,最终成为了礼乐的人。

最后几句表达了苏辙对自己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思考。他说他的风采和才华将长久留存,他的言辞将在台阁中流传,他的好话将传扬到朝廷和士人之间。他渴望被与著名的范蠡、项羽相比较,但他明白自己并不是一个雄杰之才。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虽然身处异乡,但他仍然坚守高斋,过着简朴的生活。

最后的几句表达了苏辙对自己文学创作的态度。他说他喜欢用简洁的言辞表达自己的思想,他的诗作崭新,像涌泉一样清新。他用清樽中的苦涩泪水洒在自己先人的坟前,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

整首诗词展现了苏辙坚定的个人信念和对文学的热爱。他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表达了对忠诚和坚持的追求,同时反思了自己的成就和不足。这首诗词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是苏辙文学创作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结绳已是散洪濛,书契纷纷日更工。无极已前谁得似,一帘草色自春风。

谁向澄波上,心将云锦铺。无因一寓目,却忆小西湖。

腊催时雪到江涯,云压寒空凝不飞。台榭风光先有意,山川秀色远相辉。人怀姑射清难见,诗似阳春和者稀。闻上高楼寻胜赏,缅怀嘉尚重依依。

寰海沸兮争战苦,风云愁兮会龙虎。四百年汉欲开基,项庄一剑何虚舞。殊不知人心去暴秦,天意归明主。项王足底踏汉土,席上相看浑未悟。

昨夜闻宣锁,虚皇注意深。三师分汉制,一尺泻商霖。未白忧边发,仍丹报国心。黄封留寿酒,且把斗杓斟。

伯父盛德人,伯中实暮子。不惟能象贤,气貌亦相似。幼日读父书,结字得皮髓。粹然金玉姿,少日期千里。宁知游上庠,蹉跎困名第。晚始著青衫,酸寒就一尉。欻然报瓜时,往戍真乐事。自惟群从希,惜别不能已。中年重离别,况我衰如此。亲故例作恶,况复於吾弟。兹行岂得休,雅怀

端许忧差减,宁容病寝侵。添兵薅草寇,垂早降梅霖。寨破山无险,田高水亦深。著书垂不朽,或可遂初心。

毗耶离瞎人撞彩,摩竭陀哑子吃瓜。新长老到遮裹,棒头开正眼,拳下作生涯。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牙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研膏焙乳有雅製,方中圭兮圆中蟾。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易学纷纷各著书,独于师说着功夫。涪翁旧传七分止,邵子先天一画无。不遣耆英陪讲读,空留章句授生徒。即今黄策方施用,姑可藏山待后儒。

须知造化自心生,风雨云雷特践形。人在两閒元有事,天於万类岂无情。焦枯蒙润物苏醒,昏闷得凉身泰平。昨夜桃笙时便背,定应收捲向金茎。

蜀艇云奔下固陵,一壶浮峡便千金。子来我往才交臂,人涉卬须又苦心。北向虽无一矢发,西风不受半尘侵。是非得丧今休问,喜见戈枪卧绿沈。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中间数鲍谢,比近最清奥。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勃兴得李杜,万类

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江汉乘流客,乾坤不击舟。玉琴虚素月,金剑落清秋。野鹿知随草,饥鹰故上韝。风流大堤曲,一唱使人愁。

春一点。透得酥温玉软。唇晕睡花连袖染。嫣红惊绝艳。日暮飞红扑脸。翠被夜寒波飐。梦断锦茵成堕靥。宫廊微月转。

世间禊事风流处,镜里云山若画屏。今日会稽王内史,好将宾客醉兰亭。

茅堂清潄罢,随意涉西陵。茅屋冰千柱,高峰雪一棱。水浑潮已长,霞淡日初升。更欲过前浦,渔舟唤不譍。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

短顾何由遂,迟光且莫惊。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柳讶眉双浅,桃猜粉太轻。年华有情状,吾岂怯平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