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景繁官舍小阁

使君不独东南美,典型长记先君子。
戏嘲王叟短辕车,肯为徐郎书纸尾。
三年弭节江湖上,千首放怀风月里。
手开东阁坐虚明,目净东溪照清泚。
素琴浊酒容一榻,落霞孤鹜供千里。
大舫何时系门柳,小诗屡欲书窗纸。
文昌新构满鹓鸾,都邑正喧收杞梓。
相逢一醉岂有命,南来寂寞君归矣。

作品评述

《蔡景繁官舍小阁》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使君不独东南美,
典型长记先君子。
戏嘲王叟短辕车,
肯为徐郎书纸尾。
三年弭节江湖上,
千首放怀风月里。
手开东阁坐虚明,
目净东溪照清泚。
素琴浊酒容一榻,
落霞孤鹜供千里。
大舫何时系门柳,
小诗屡欲书窗纸。
文昌新构满鹓鸾,
都邑正喧收杞梓。
相逢一醉岂有命,
南来寂寞君归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舍小阁,以及其中的景物和情感。诗中以使君为主人公,表现了他不仅欣赏东南地区的美景,也是一个有学问、品德高尚的典型君子。诗中还嘲笑了王叟(王安石)的短辕马车,表达了作者对王安石的不满。苏轼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徐郎(可能指自己)写下最后一行文字的决心。诗人在这个小阁里度过了三年的时光,将自己的感慨和心情尽情地倾诉于风月之间。他以闲适自在的姿态坐在东阁中,目视着清澈的溪水照在阁内。他在这里弹奏着素琴,品味着浊酒,享受着这片孤鹜飞落的晚霞,为自己提供了一千里的心灵寄托。在诗的最后,苏轼询问大舫何时将系在门前的柳树上,他一再表示他想写一首小诗,但又屡屡未能将其写下。他讨论了文昌(指文学)正兴盛、鹓鸾(指文人)正在集聚的现象,都城正繁忙着收集杞梓(指培养文学人才)。最后,诗人表示即使相逢一醉,也无法改变彼此命运的安排。他寂寞地迎接南方的归来。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为素材,展现了他在官舍小阁中的生活情景和内心世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在东溪边的宁静与明净,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诗人通过对使君、王叟和徐郎等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君子品德和学问的推崇,以及对王安石的讽刺。诗人借助这些描写,展示了自己对人事世态的洞察和独立的思考态度。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官舍小阁中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以及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诗人通过对琴、酒、晚霞等元素的运用,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融合,表达了对自由、闲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还透露出一种对世俗繁忙的厌倦和对返璞归真的追求,展示了苏轼对于内心自由和精神寄托的追求。

此外,诗中还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孤寂之情。尽管诗人在这个小阁中过着自在的生活,但他也感到归途的寂寞和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这种对命运的思考和对归途的思念,使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伤和深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官舍小阁中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展示了他对自然、人事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对自由、闲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和命运的无奈和思考。这首诗在语言上优美流畅,在意境上丰富多样,是苏轼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各牵于役间游遨,独坐相思正郁陶。长跪读书心暂缓,短章投我曲何高。宦情缘木知非愿,王事敦人敢告劳。所叹在官成远别,徒言岏水才容舠.

子真河朔尉,邑里带清漳。春草迎袍色,晴花拂绶香。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墙。若到铜台上,应怜魏寝荒。

水连天渺渺,山映月亭亭。尾櫂依凫渚,头船过蓼汀。鬼神号暝壑,烟雾霭疎棂。美醖浮觞玉,轻衣拂剑星。

筠阳太守旧知闻,笔力清新思不群。泰道自当随纪历,蹇涂何用庆书云。杯中旨酒衰难尽,床上愁妻病未分。故向琳宫同寂寞,一炉时火伴清芬。

闭户何妨高卧客,牛衣垂泪未归身。云深山径飘如席,风卷长空聚若尘。渚白非沙欺落雁,窗明忽晓劫愁人。江南此日梅应发,傍水连天几树春。

东光乎,苍梧何不乎。苍梧多腐粟,无益诸军粮。诸军游荡子,早行多悲伤。

石眼杯泉举世无,要知杯度是凡夫。可怜狡狯维摩老,戏取江湖入钵盂。

莫问庄生然不然,时中只可自随缘。冬深江北无边报,又得安贫过一年。

天下愁无尽,生前乐有涯。文章一小技,富贵总虚花。尘入金张宅,草生王谢家。可怜三月火,不见八姨车。

楚老相逢泪满衣,片名薄宦已知非。他乡不似人间路,应共东流更不归。

冬月常温席,炎天每扇床。如何汉天下,只有一黄香。

於穆敬德,黎人皇之。惟贞厥符,浩浩将之。仁函于肤,刃莫毕屠。泽熯于爨,pP炎以浣。殄厥凶德,乃驱乃夷。懿其休风,是喣是吹。父子熙熙,相宁以嬉。赋彻而藏,厚我糗粻。刑轻以清,我肌靡伤。贻我子孙,百代是康。十圣嗣于理,仁后之子。子思孝父,易患于己。拱之戴之,神具

无端溪上看兰桡,又是东风断柳条。双鬓多于愁里镊,四时须向酬中销。行人骏马嘶香陌,独我残阳倚野桥。吟水咏山心未已,可能终不胜渔樵。

文殊亲到见非亲,踪迹浑无碍塞人。一丈方方遮障了,如何弹击现全身。

傍雨依风冷渐匀,更凭青女事精神。来时将得几多雁,到处愁他无限人。能被绿杨深懊恼,谩偎黄菊送殷勤。邹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

短垣疏户略藏遮,翠竹长松夹径斜。游宦归来四十载,粗成好事一田家。

雨冷风酸数日强,老怀不可更禁当。春寒幸自归将去,唤取重来是海棠。

削断龙门剑力间,遗祠终古鉴湖边。昆墟到海曾穷地,石穴藏书不记年。春色门墙花滴雨,晓光台殿水浮烟。涂山万国梯航集,告禅录坛岂偶然。

承家拓定陇关西,勋贵名应上将齐。金库夜开龙甲冷,玉堂秋闭凤笙低。欢筵每恕娇娥醉,闲枥犹惊战马嘶。长怪鲁儒头枉白,不亲弓剑觅丹梯。

偶因尘隙游灵石,不觉夷犹到夜深。坐对半窗山月影,参成一片白云心。螀著露更相调,老叶无风也自吟。分得僧床伴僧梦,梦阑诗料满山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