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唐顺之的《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其十四)》
拼音和注音
shào nián yì qì wáng qiān jīn , tiě bàng céng chuān wàn lǔ qú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少年: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
意气:(名)①意志和气概:~风发。②志气和性格:~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闹~。
千斤:数量词。比喻责任重:~重担(zhòngdàn)。
铁棒:亦作'铁棓'。铁铸的棍棒。古代用作兵器。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原诗
少年意气王千斤,铁棒曾穿万虏群。
壮士从来不病死,孤儿今属羽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