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毅甫以诗戒饮酒问

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酒中真复有何好,孟生虽贤未闻道。
醉时万虑一扫空,醒后纷纷如宿草。
十年揩洗见真妄,石女无儿焦谷槁。
此身何异贮酒瓶,满辄予人空自倒。
武昌痛饮岂吾意,性不违人遭客恼。
君家长松十亩阴,借我一庵聊洗心。
我田方寸耕不尽,何用百顷糜千金。
枕书熟睡呼不起,好学怜君工杂拟。
且将墨竹换新诗,润色何须待东里。

作品评述

《孔毅甫以诗戒饮酒问》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矛盾态度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友情和学术的追求。

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

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
购置土地,还要向人借墨竹,
酒中真复有何好,
酒中真实又有何好处,
孟生虽贤未闻道。
虽然有贤人像孟子,但未听闻其言道。
醉时万虑一扫空,
喝醉时,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不见,
醒后纷纷如宿草。
醒来后,烦恼又如同草木一样纷纷而生。
十年揩洗见真妄,
十年的洗涤揩去了真实与虚妄,
石女无儿焦谷槁。
石女无儿焦谷干涸。
此身何异贮酒瓶,
我这个人何异于一个酒瓶,
满辄予人空自倒。
当满了时,就倒空给别人。
武昌痛饮岂吾意,
武昌的痛饮并不符合我的心意,
性不违人遭客恼。
我不愿违背人情,却招来客人的不满。
君家长松十亩阴,
你家的长松树有十亩的阴凉,
借我一庵聊洗心。
借给我一座茅庵,让我洗涤内心。
我田方寸耕不尽,
我自己的田地都忙不完耕种,
何用百顷糜千金。
何必要百顷土地和千金财富。
枕书熟睡呼不起,
枕着书本,酣然入睡,无法起身,
好学怜君工杂拟。
我爱好学,可怜你的工作繁杂。
且将墨竹换新诗,
暂且将墨竹放下,换一首新诗,
润色何须待东里。
为何要等到东里才添油加醋。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可以总结如下:

这首诗词以苏轼自己的名字"孔毅甫"为题,通过对饮酒和学问的思考,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诗人对酒有着矛盾的态度,认为醉酒能暂时抛却烦恼,但醒来后烦恼又如草木一样纷至沓来。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有时像一个酒瓶,满了就倒给别人,暗示自己过于放纵而没有真正的坚持和追求。诗人拒绝了别人的痛饮,但却因此引来了客人的不满。然后他表达了对友情和学术的追求,希望能借到一座茅庵来洗涤内心,同时对自己的学业和好学精神表示怜悯。最后,他提到暂且将墨竹放下,换一首新诗,不必等到东里才添油加醋。

这首诗词通过对饮酒、友情和学术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他对酒的态度既有享乐和逃避的一面,又有对于自我放纵和虚妄的警醒。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时像酒瓶一样,满了就倒空给别人,暗示自己在人生中缺乏真正的坚持和追求。他拒绝了痛饮,对友情和学术有着真挚的渴望,希望能在学术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最后,他表示应该暂时放下某些事物,换一种新的方式来润色自己的诗作,不必等待某个时机才去修饰。

整体来说,这首诗词以自省和思考为主题,通过对饮酒和学术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追求和内心迷惘的矛盾心态,展示了苏轼对自我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平治逆虏拯吾民,都督亲行号令新。仍诏尅戎恩宠异,牙牌御札赐功臣。

彼无恶道绝闻名,群籁都为念佛声。细溜通渠调锦瑟,微风吹树奏瑶笙。鹤从翡翠帘前下,人在琉璃地上行。往往悠然心不乱,琅琅天乐自来迎。

贵贱由来不自齐,巧将躔次说高低。星环云汉胸罗列,斗挹天浆手独提。太乙昨传当蜀道,文昌今喜尚江西。中兴气运应从此,试问何时复聚奎。

河决洪波东南流迤逦,苍生昏垫困其止。去年今岁岂遑安,劳我关心情不已。奔衡浩渺故无涯,十二州民皆忧水。诸般度议自裁之,乃出禁军为夫使。倍加慰谕愿登先,悦随容易能如此。大将闻命效駈驰,连夜侵晨顺从理。未经月余便成功,龙门一合士民喜。欢乎欢,忻斯睹,土木如山杵如

父雠已屠脍,射草复何为。岂不念无益,其如罔极悲。

孤蝶小徘徊,翩翾粉翅开。并应伤皎洁,频近雪中来。

清姿水石间,相得不可无。如人饱道义,其色长敷腴。不受尘土覆,自与人世殊。我何爱轩冕,冒昧名利涂。圣人恶洁身,名士多自汙。理亦顾其可,未应如此拘。往往不知者,假此为穿窬。吾方存胸中,未敢执一隅。姑从吾所好,谁能复改图。不若归去来,无愧石上蒲。

一年又朱夏,残生如白鸥。未须愁热去,且得及清游。数点雨初下,千沟水尽流。谁家田万顷,绿到海西头。

大江发巴蜀,岷峨蔚嶕峣。子云性佚荡,逸气相扶摇。洒翰骋雄辞,凌云何飘飘。终焉敛其华,组丽不足骄。覃思著玄文,斟酌仿繇爻。闳言极幽微,绵络天地交。岂无好事者,载酒与游遨。胡为事黄门,投阁竟萧条。龙蛇不知藏,蝘蜒亦见嘲。天独昌其文,炳如日星昭。子行登斯亭,英爽

朝百牢兮九饭,藜羹不糁兮共盘而笑。狐白裘兮豹袪,縕袍无里兮亦见春。予何喜兮安乐此,曰有嘉人兮遗予履。发十袭兮示予,与予武兮合度。使羿兮隅立,使离朱兮诏之。若人兮无鹄,离朱茫然兮羿韔弓。牧牛兮于鼻,牧羊兮不歧。有若人兮可与归,因子问涂兮龙眠之蹊。

雨洗风扫除,老火不复燎。蓐收行正令,一夕清八表。衰骸困烧煮,魂魄始可招。东窗美一睡,灯火清自照。银河西南注,促织近堂奥。岁晚我何为,三觞醉清晓。

得閒处处是春台,分付浮生水上杯。诗酒未为知瘦杜,箪瓢元不误贤回。无情宇宙今犹古,有脚阴阳阖又开。世变何穷故如此,只将方寸靠云来。

登龙兼折桂,归去当高车。旧楚枫犹在,前隋柳已疏。月中逢海客,浪里得乡书。见说江边住,知君不厌鱼。

出郭风光便不同,转头犹恨去匆匆。维舟别岸鸦啼后,倚柂澄江雁影中。向老客怀惊岁月,乍寒天气转霜风。冰壶亭上人如玉,谩寄篇诗不暇工。

莺涩馀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可怜颜色经年别,收取朱阑一片红。

物我乖离果孰亲,色空捏合本非真。金狨马上惭穷相,玉镜台中识幻人。南北宗禅皆具眼,东西施貌各含颦。眉间一点元无喜,颊上三毛岂有神。

碧空一片水云飞,竹里人家午唱鸡。江路雨晴芳草润,杖藜行遍水东西。

不管江梅妒杀人,壶中日月已先春。恰如姑射神仙子,野服高闲物外身。

有冽彼泉,弦歌之东。所谓伊人,宛在其中。我心既得,皇恤我躬。匪一死之,义之从容。

吴越犹干地要冲,树亭危岸势凭空。春潭倒影黄昏月,古木喧声白昼风。鸥鹭惯来窥燕席,烟云无着护帘栊。凄凉故国多迁变,独有溪山在望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