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晁补之的《渑池道中寄福昌令张景良通直》
拼音和注音
chóu zuò yì tíng hán bú mèi , huái rén sī gǔ jiǔ huí ch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回肠:1.小肠的末段。。2.喻思虑忧愁盘旋于脑际,如肠之来回蠕动。
不寐:不寐,汉语词汇。拼音:bù mèi 释义:1、不睡觉。2、睡不著。
思古:怀古。
九回:亦作“九回”。多次翻转或萦绕。多形容愁思起伏,郁结不解。迂回曲折。用以形容波浪翻腾起伏。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原诗
十年一梦间湖湘,欲往从之道阻长。
可但知君爱彭泽,不应言我薄淮阳。
马穿崤底流泉白,鸟下关头落照黄。
愁作驿亭寒不寐,怀人思古九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