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柑

一双罗帕未分珍,林下先尝愧逐臣。
露叶霜枝剪寒碧,金盘玉指破芳辛。
清泉蔌蔌先流齿,香雾霏霏欲噀人。
坐客殷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

作品评述

《食柑》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品尝柑橘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一双罗帕未分珍,
林下先尝愧逐臣。
露叶霜枝剪寒碧,
金盘玉指破芳辛。
清泉蔌蔌先流齿,
香雾霏霏欲噀人。
坐客殷勤为收子,
千奴一掬奈吾贫。

诗意:
《食柑》描绘了苏轼在林间品尝柑橘的情景。诗中,苏轼首先提到他手中有一对未分开的罗帕(柑橘皮),这暗示柑橘的珍贵和稀少。他在林间先尝到柑橘的滋味,但他却感到愧疚,因为他被贬谪到地方任职,无法在朝廷中为国家出力。接着,苏轼描绘了柑橘的外貌,柑树上的叶子和枝条上的露水和霜冻形成了寒碧色的光影。他用金盘和玉指来比喻自己在品尝柑橘时剥开果皮的动作,同时也表达了柑橘的芳香和味道。清泉流动的声音和香雾飘散的气息使人产生了美好的感受,苏轼坐在那里的客人们看到他品尝柑橘,都热情地为他取果子。虽然客人们只是一掬柑橘,但对于苏轼这个贫困的流放者来说,却是十分珍贵的。

赏析:
《食柑》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品尝柑橘的情景,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柑橘的形象,他抒发了自己对于自身境遇的无奈和愧疚之情。柑橘的珍贵和稀少与苏轼的贫困流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他的身世之痛。然而,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品味却让他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和足够满足。通过描写清泉流动的声音和香雾飘散的气息,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场景,使人产生共鸣和愉悦的感受。整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于生活中细微之美的感悟,以及在逆境中仍能寻找到满足和慰藉的心态。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吟笺写就讯难通,人在千岩紫翠中。谈笑尊罍有余乐,交游气概压群公。忘年许缔金兰好,佳处何妨杖履同。我欲携琴坐花底,乞君妙曲奏松风。

竹笋初生牛犊角,蕨芽新长小儿拳。旋挑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行尽蓬莱弱水源,今朝忍渴过昆仑。兴来莫问酒中圣,且把金杯和月吞。

故国龙舟休水调,高城雉堞尚云间。蜀冈朝雨如轻雾,不见春江草外山。

谪居杜老尝东屯,波涛绕屋知龙尊。门前石岸立精铁,潮汐洗尽莓苔昏。野人相望来水住,扁舟时过江西村。窗中缟练舒眼界,枕上雷霆惊耳门。不堪水怪妄欺客,欲借楚些时招魂。人生出处固难料,流萍著水初无根。旌旗旋逐金鼓发,蓑笠尚带风雨痕。高斋雪浪卷苍石,北叟未见疑戏论。

弱羽怯孤飞,投檐幸所依。衔环唯报德,贺厦本知归。红觜休争顾,丹心自识机。从来攀凤足,生死恋光辉。

高阁前临野外村,坐看急雨洒山根。黑云合沓奔崖暗,白水崩腾赴硖喧。已快修渠通草径,稍清瘴土净柴门。晚来更报兴江涨,津北津南没旧痕。

橹声伊轧诉东风,楚语吴歌落枕中。夜半潮头随月上,客帆和梦各西东。

望山几欲去寻幽,此日虽来不暇游。一棹黄昏过山下,疏灯络纬满林秋。

楚乡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草色连云人去住,水纹如縠燕差池。朱轮尚忆群飞雉,青绶初县左顾龟。非是湓城旧司马,水曹何事与新诗。

今朝正月半,有则旧公案。点起数碗灯,打鼓普请看。

鹤形炼得不胜癯,樵笛渔竿只自娱。人倚草亭今夜月,天开山市晚晴图。片云留住吾焉往,斗酒能携谁与俱。三十年前头已雪,久知公道世间无。

松底秋风翻两袂,杂随妇孺探胜地。长谷横出小天池,斗下荦确沙石碎。再折冥径路绝,披拂榛莽穿荒翳。衣牵发甫脱免,乱石磊磊堆无次。舆人掷我剑负行,跳践圆尖锋刃锐。俄惊轰腾声震壑,瞥双白龙窜岩背。潴为潭水清且深,苔痕草色浸苍翠。更循铁壁寻瀑源,或挟而登蹲而憩。突兀

眼前红绿日君增,欲遣春愁兴未能。安得好花浑自实,使无闲地得生荆。欲图长醉贫无计,起逐东风懒不胜。芳草斜阳正柔媚,益知高处不堪登。

糁遍山巅与水涯,天公着意做年华。要令腊里呈三白,时向空中散六花。勒住玉梅还可恨,妆成琼树却堪夸。须知造物忧民切,预把丰穰报万家。

寓世身如梦,安闲日似年。败蒲翻覆卧,破裓再三连。劝客眠风竹,长斋饮石泉。回头万事错,自笑觉师贤。妙迹苦难寻,兹山见几层。乱峰螺髻出,绝涧阵云崩。措意元同画,观空欲问僧。莫教林下意,终老叹何曾。朱瑶唐晚辈,得法尚雄深。满寺空遗迹,何人识苦心。长廊欹雨脚,破壁

少时随众蹂京尘,曾倚朱栏看晚春。二十年间头半白,方知花木解磨人。

横云初抹漆,烂漫南纪黑。不见九华峰,如与亲友隔。忆当秋景明,九老对几席。何曾闭篷窗,卧听寒雨滴。不食贵池鱼,喜寻昭明宅。笔砚鼠行尘,芝菌生铜鬲。思成佳句梦,贻我锦数尺。属者浪吞舟,风雹更附益。老翁哭妇儿,相将难再得。存亡如日月,薄蚀行道失。流俗暗本源,谓神

万里浮江更绝湖,扁舟东人霅川图。莫言旧菊荒三径,须信中流待一壶。今日诗筒烦远寄,昔年樽酒记相呼。立朝大节人能说,月在青天影自孤。

山绕平湖绿四边,两翁遗泽到今传。苹风引钓鱼随艇,谷雨催耕水拍田。败壁丹青悲落日,荒庭绅笏想流年。桐乡不废春秋祀,箫鼓鸡豚久更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