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黄庭坚的《录梦篇(其二)》
拼音和注音
bèi zhāo zhāo ér qǐ jiàn xī , jù mò mò ér shēng sh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昭昭:1.明亮;光明:烂昭昭兮未央。2.清楚;明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起见:(助)着想。表示为达到某种目的或出于某种原因:为方便~,还是我去吧。
生身:身体。亲生。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原诗
乱曰:刍狗万物兮,天地不仁。
体止而用无穷兮,播生者于迷津。
有形而致用者之谓器,无形而用道者之谓神。
背昭昭而起见兮,聚墨墨而生身。
犯有形而遗大观兮,动细习于游尘。
彼至人而神凝兮,同予梦而先觉。
顾天下孰不学兮,乃会归于无学。
予心之不能忘兮,将波流风靡而奈何,唯镇之以无名之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