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江行》
拼音和注音
wǔ rì zài tiān guāng zài shuǐ , fēng dòng rú yuè liú yíng y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光:1.自然的智慧之光。2.日光;天空的光辉。3.指白昼。4.喻君主。5.天色。6.晨光。7.谓天亮。8.谓天气。
风动:风动fēngdòng空气压力使运动或作功风动工具。
莹莹:形容某些有光泽物体的明亮光洁,明亮,亮晶晶的样子。同时较多用于女性的化名,别名和小名。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午日在天光在水,风动如月流莹莹。
回风掠山展云势,近水尚白遥渐清。
青非山影是云色,渐改江波变深碧。
江水深碧天深蓝,尽处翻留四围白。
白光平射江树明,江树在水水转渟。
其光在树不在水,离树之水云还冥。
冥冥水气杂云气,浩浩风声催雨声。
云停未雨鸟先乱,水去当风帆可行。
风从海朔到江上,帆自循江下南渚。
西山忽展斜阳明,照见东城此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