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钱谦益的《《西湖杂感》二十首(其十六)》
拼音和注音
róng mǎ nán lái jiē gù guó , jiāng shān běi wàng zǒng shén zhō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故国:(书)(名)①古国。②祖国或故乡:此信到时,正值~新年。
戎马:(书)(名)军马,借指从军、作战:~生涯|~倥偬。
江山:(名)①江河和山岭。②喻指国家或国家政权:打~。
神州:古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用“神州”做中国的别称
钱谦益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原诗
建业余杭古帝丘,六朝南渡尽风流。
白公妓可如安石,苏小湖应并莫愁。
戎马南来皆故国,江山北望总神州。
行都宫阙荒烟里,禾黍丛残似石头。
二十首(其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