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守仁的《诸生》
拼音和注音
rú hé bǎi lǐ lái , sān sù biàn cí q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里:一百里。谓距离甚远。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看'百里之命'。亦谓地小。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借指县令。宝剑名。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如何:(代)怎么;怎么样:此事~解决?|结果~?
辞去:辞别而去。去世的婉辞。辞掉,请求解除自己的工作。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原诗
人生多离别,佳会难再遇。
如何百里来,三宿便辞去?
有琴不肯弹,有酒不肯禦。
远陟见深情,宁予有弗顾?
洞云还自栖,溪月谁同步?
不念南寺时,寒江雪将暮?
不记西园日,桃花夹川路?
相去倏几月,秋风落高树。
富贵犹尘沙,浮名亦飞絮。
嗟我二三子,吾道有真趣。
胡不携书来,茆堂好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