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林寺二首

宝林连上刹,独觉佛中尊。
石室真身隐,苔碑胜迹存。
空门留法嗣,俗舍有闻孙。
晴雨从民欲,枌榆万古恩。

作品评述

诗词:《宝林寺二首》

宝林连上刹,独觉佛中尊。
石室真身隐,苔碑胜迹存。
空门留法嗣,俗舍有闻孙。
晴雨从民欲,枌榆万古恩。

中文译文:
宝林与塔相连,独具觉悟的佛中形象。
石室里真身隐匿,苔藓覆盖的碑牌保存着功德迹象。
空门留下了佛法传承,俗世房舍中也传颂有闻孙(佛教徒)。
晴雨应民意,枌榆树永远怀恩处。

诗意分析:
这首诗写的是宋代诗人宋日隆游览宝林寺的所见所感。宝林寺是一座佛教寺庙,宝林与塔相连,显示了佛法庄严的气势和超脱尘俗的精神。作者称宝林为“独觉佛中尊”,赞美了其具有觉悟和圣洁的特质。接下来,作者提到石室中真身隐匿,苔藓覆盖的碑牌保存着宝林寺的历史迹象,以此表达了对宝林寺历史悠久和功德迹象的赞美。然后,作者提到空门留下了佛法传承,并且俗世房舍中也有佛教徒从中学习和传承佛法,突显了佛教的普及和教化功效。最后,作者以“晴雨从民欲,枌榆万古恩”一句表达了宝林寺对民众利益的关心和永恒的恩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景的手法,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宝林寺的所见所感。诗中除了描绘了宝林寺独具特色的形象和保存的历史迹象外,还突出了佛法的传承和普及,以及佛教对于人民福祉的关心。整首诗意境深远,意蕴丰富,展现了佛教寺庙的庄严和对人民生活的温暖关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诗词推荐

萍末风轻入夜凉。飞桥画阁跨方塘。月移花影上回廊。粲枕随钗云鬓乱,红绵扑粉玉肌香。起来手看鸳鸯。

唐山绝顶棋盘石,戏局流傅名自昔。仇勒细间白发翁,云是仙人曾对奕。苔封石灯不敢多,竹引清风时拂试。个中黑白子不留,想是仙童为收拾。又不闻樵采之人王子质,邂逅仙人执手谈,赢轮未决藏机密。贫看柯烂不知时,少憩山中方七日。谁识囊中日月长,归来尘世无相识。

些小白须何用染。几人得见星星点。作郡浮光虽似箭。君莫厌。也应胜我三年贬。我欲自嗟还不敢。向来三郡宁非忝。婚嫁事稀年冉冉。知有渐。千钧重担从头减。

一官又寄汝江头,落魄文园故倦游。榻上铎声悲破梦,檐边桐叶冷生秋。暮年作吏宁长策,薄禄縻人尚小留。晨起凭栏叹衰甚,接篱纱薄发飕飕。

翚翼东西势欲翔,高怀卜築白云乡。虾须半卷山排闼,属玉双飞水拍塘。天上功名身未老,年来邱壑意何长。万间广厦须公办,政恐徵书下建章。

嵯峨阊门北,朱旗散广川。控带莽悠悠,惨淡陵风烟。

管窥当世务,如见肺与肝。惟有差役法,立判最为难。姑以一乡论,利病胡可殚。地里有宽狭,户籍有耗繁。富者产日聚,贫者税不{左扌右炭}。懦者畏如鼠,强者虎而翰。选以流水法,物力匪一般。否则白脚差,又有丁户单。龉龃常不齐,可充凡若干。今之凫鹜辈,舞文过於残。往往凭一

人物冠江左,正始有遗音。谪仙风味,洒然那受一尘侵。倚马文章天与,霏屑谈辞云委,宣室为虚襟。小驻外台节,聊屈济时心。记长庚,曾入梦,恰而今。橙黄橘绿,可人风物是秋深。九日明朝佳节,得得天教好景,供与醉时吟。从此寿千岁,一岁一登临。

烈烈李公,实备全德。义动幽明,气贯金石。扈跸敌营,爰究忠烈。杞人之忧,废立大厄。公挺不雇,二将面叱。勇甚雷霆,天地动色。命轻鸿毛,名高斗极。燎炎之焚,不变蓝璧。滔天之溺,砥柱独立。死得其所,震耀方册。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近来何事倦於吟,岂是因吟误却身。此道自来多冷淡,郊寒岛瘦少陵贫。

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乾道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人歌黄霸思遗爱,我颂朱云有直声。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

同事征西府,闻君已绣衣。小侵今视昔,大捷是耶非。酋长舆尸返,偏裨奏凯归。六关天样险,莫遣贼飞能。

诸方深与浅,都在掌握中。撑天并拄地,随处振宗风。

男儿更老气如虹,短鬓何嫌似断蓬。欲问桃花借颜色,未甘著笑向春风。

肩舆兀兀度山付,细雨凄风日易昏。问店旧曾来托宿,支颐今觉顿销魂。故人委蜕荒春草,倦客空怀合暮云。古木阴连藏小隐,招呼无复笑迎门。

云似无心水似闲,忽思名在贡书间。烟霞鹿弁聊悬著,邻里渔舠暂解还。文草病来犹满箧,药苗衰后即离山。广寒宫树枝多少,风送高低便可攀。

心粗胆大,少实多虚。瞎衲僧眼,断肘后符。临济东山之道命若悬丝,念念刀耕火种老此残躯。寥落林泉意自殊。

多负悬弧礼,危时隐薜萝。有心明俎豆,无力执干戈。壮士难移节,贞松不改柯。缨尘徒自满,欲濯待清波。

涓涓流水雨晴初,夹道山花簇彩舆。千骑不辞迎候远,物情春意竟何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