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

三清今日聚灵官,玉刺齐抽谒广寒。
执盖冒花香寂历,侍晨交佩响阑珊。
将排凤节分阶易,欲校龙书下笔难。
唯有世尘中小兆,夜来心拜七星坛。

作品评述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是陆龟蒙在唐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清今日聚灵官,
玉刺齐抽谒广寒。
执盖冒花香寂历,
侍晨交佩响阑珊。
将排凤节分阶易,
欲校龙书下笔难。
唯有世尘中小兆,
夜来心拜七星坛。

诗意:
这首诗词通篇描绘了上元日道士们烧香祭祀的场景。诗人笔下,三清、灵官、广寒等神仙聚集,道士们行礼拜谒,烟香弥漫,清静祥和。清晨时分,道士们拿着香火冒着花香,在宁静中敲响佩玉,此时已是阑珊时分。道士们要斟酌排列凤节的位置,要书写龙形的仪式,虽然心存这些美好的意愿,但是因为世俗的纷扰,下笔很难。最后,唯有诗人在世间的微小迹象中感召,夜晚心灵虔诚地敬拜七星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神仙境界、道士行仪为主题,整体氛围神秘庄严。首句中的“三清”指的是天帝的三位主神(玉清、上清、太清),他们在元宵节这个特殊的时刻聚集在一起;“灵官”则是指专门侍奉神仙的官员。第二句中的“玉刺”指的是官员的玉制品。整首诗用禅思曲折的语言再现了神仙境界的祥和和庄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最后一句“夜来心拜七星坛”则是诗人自己的心灵追寻,表现出他对神仙群体的崇敬和对超越尘世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写道士烧香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越。整首诗既展示了传统文化中的神秘信仰,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陆龟蒙,字鲁望,苏州人,元方七世孙。举进士不第,辟苏、湖二郡从事,退隐松江甫里,多所论撰,自号天随子。以高士召,不赴。李蔚、虞携素重之,及当国,召拜拾遗,诏方下卒。光化中,赠右补阙。集二十卷,今编诗十四卷。

诗词推荐

雁落苍烟外,蝉吟夕照中。与谁论古道,独自立秋风。远岫青无数,晴波碧四空。故人成久别,不见寄诗筒。

山外圆天一镜开,山头云起似浮埃。松吟竹舞水纹乱,坐见溪南风雨来。

贺家湖上天花寺,一一轩窗向水开。不用闭门防俗客,爱间能有几人来。

夜雾沈花树,春江溢月轮。欢来意不持,乐极词难陈。

金奏在庭,有酒斯旨。颙颙印印,乡明负扆。湛湛露斯,式宴以喜。佩玉药兮,罔不由礼。

山色斜依寺,江流曲抱村。时有山僧出,残阳独掩门。

烬火孤星灭,残灯寸焰明。竹风吹面冷,檐雪坠阶声。寡鹤连天叫,寒雏彻夜惊。只应张侍御,潜会我心情。

弱柳舒眉学远山,四山斜亸绿云鬟。平湖如鉴一回照,西子明妆浓淡间。

岁晚风雾寒,用事有青女。滕六更无赖,冰花斗欲舞。狭坐夜生棱,叉袖手难距。百草尽晦寂,虫虺亦蛰户。于何梅山翁,遥遥作行旅。耳热呼卢仝,此意何自语。渊明古达者,饥逐亦无处。诗老知我忧,相暖且樽俎。鼎足吟清诗,龙蛇动盈楮。参昴挂屋角,呼儿更撚炬。古来回并难,发明

洛阳城东西。却作经年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蒙蒙夕烟起。奄奄残晖灭。非君爱满堂。宁我安车辙。

铜彝深养玉肤肌,更着图书绕四围。千古离骚谁与续,袭人清韵自芳菲。

偶脱尘缨百虑宽,更穷目力快遐观。旋谋浊酒招强伴,行拾落英供晚餐。树拥山根张密幄,云随雨脚走惊湍。试追健笔以何似,倒策驽骀上石峦。

家受专门学,人称入室贤。刘桢徒有气,管辂独无年。谪去长沙国,魂归京兆阡。从兹匣中剑,埋没罢冲天。

清杀玉川文字肠。

晨上龙首山,徘徊望咸京。交衢错万井,甲第连公卿。鞍马相照曜,冠盖如云行。扈从金宫归,赐酒银瓮盈。前庭列驺骑,后苑罗倾城。宠极妒心起,欢余骄气生。田窦巧相夺,萧韩互摧倾。快意在一时,报复延戈兵。范雎掉柔舌,穰侯去强嬴。宁知幽燕客,接踵夸雄鸣。茫茫前车辙,遗迹

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书幌无人长不卷,秋来芳草自为萤。

明河查上有仙翁,犯月撞星到碧穹。金阙东边银牓处,大书天地长男宫。

强言一物扬家丑,引得傍观入座来。笑里和盘轻掇转,七峰岌页舞三台。

温柔乡内人,翠微合中女。颜笑洛阳花,肌莹荆山玉。东君深有情,解与花为主。移傍楚峰居,容易为云雨。

饮马临浊河,浊河深不测。河水日东注,河源乃西极。思君正如此,谁为生羽翼。日夕大川阴,云霞千里色。所思在何处,宛在机中织。离梦当有魂,愁容定无力。夙龄负奇志,中夜三叹息。拔剑斩长榆,弯弓射小棘。班张固非拟,卫霍行可即。寄谢闺中人,努力加飧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