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曲亲盆山

巧与天成未觉殊,国工施手岂须臾。
根连沧海蓬莱阔,势压黄河砥柱孤。
坐上烟岚生紫翠,影中楼阁见青朱。
为山观水皆良喻,谁向君家识所趋。

作品评述

《留题曲亲盆山》是宋代文人王安石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巧与天成未觉殊,
国工施手岂须臾。
根连沧海蓬莱阔,
势压黄河砥柱孤。
坐上烟岚生紫翠,
影中楼阁见青朱。
为山观水皆良喻,
谁向君家识所趋。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座名为"曲亲盆山"的山峰,以及山峰所象征的壮丽景观和深远意义。诗人通过对山峰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的巧妙与天然之美未经雕琢而显得独特非凡。他强调了这座山是由上天的工匠精心打造而成,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山峰的根系延伸至辽阔的沧海,山峰的气势则压倒了黄河的砥柱,显示出山的巍峨高耸和独立不群。

诗中还描绘了从山的顶端所看到的景色,如烟雾弥漫中出现的紫翠色,以及倒映在山影中的楼阁呈现出的青朱色。这些景色的描绘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享受,同时也寓意山水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启迪。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认为观察山水景观可以得到启示和教益,而问道:"谁能在您家中认识并领悟这些事物的真谛?"这句话既是对读者的反问,也是对现实生活中浮躁追逐的批判,暗示人们应该关注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

赏析:
《留题曲亲盆山》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自然山水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们内心宁静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山的壮丽景色和气势,展示了大自然的伟大和恢弘,使读者感受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巧妙与天然相结合、根连沧海、势压黄河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同时,诗人通过色彩的描绘,如烟岚生紫翠、楼阁见青朱,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生动性。

整首诗字数不多,却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意境和哲理思考。它呼唤人们在繁忙的现实生活中停下来,欣赏自然之美,思考内心的归宿。它提醒人们关注自然界的奇妙和智慧,并反思追逐功名利禄的空虚和浮躁。

总之,《留题曲亲盆山》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以及对观察山水所获得的启示的思考,展示了王安石对自然美和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给人以美感和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返耕意未遂,日夕登城隅。谁道山林近,坐为符竹拘。丽谯非改作,轩槛是新图。远水自嶓冢,长云吞具区。愿随江燕贺,羞逐府僚趋。欲识狂歌者,丘园一竖儒。

南园虚夜月,风景罢登临。巩洛成陈迹,青齐入苦吟。升沉凋壮节,匡济负初心。薄宦容身得,宁辞雪满簪。

百日全家药裹间,不论风雨不开关。篱边秋水愁中路,郭外春湖梦里山。时倚瓶花滋起色,漫悬梁月见衰颜。南村剩客如相忆,好就茅斋一宿还。

为虏为王尽偶然,有何羞见汉江船。停分天下犹嫌少,可要行人赠纸钱。

孑孑归樯五两斜,浮云尽处是京华。不随东鲁人浮海,正似新丰犬识家。笏首新荷寻珥笔,腰间故印解垂緺。多年蹇足蹒跚甚,却畏丹泥九墄赊。

越声长苦有谁闻,老向湘山与楚云。海峤新辞永嘉守,夷门重见信陵君。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绝群。幸遇甘泉尚词赋,不知何客荐雄文。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池边月影闲婆娑,池上醉来成短歌。芙渠抵死怨珠露,蟋蟀苦口嫌金波。往事向人言不得,旧游临老恨空多。松醪作酒兰为棹,十载烟尘奈尔何。

火急寻师指水金,依时用火采浮沉。九回照见如来相,一纪方开处士心。虎驾辄翻铅易就,龙车推转汞难禁。自从饮著醍醐酒,便觉身居紫府深。

送春待晓。春是五更先去了。我醉方知。春正怜伊怕别伊。留君不可。归到海边方忆我。做尽花归。欲赠君时少一枝。

杰阁青红天半倚。万里归舟,更近阑干舣。木落山寒凫雁起。一声渔笛沧洲尾。千古文章黄太史。虱虱高风,长照冰壶里。何以荐君秋菊蕊。癯瓢为酌西江水。

我皇膺运太平年,四海朝宗会百川。自古几多明圣主,不如今帝胜尧天。

上,间亦分致贵邸。余客辇下,有以一枝已下共缺十八行朱钿宝玦。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江南江北,曾未见,谩拟梨云梅雪。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金壶翦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韶华正好,应自喜、初识长安蜂蝶。杜郎老矣,想旧

长松撼空风怒号,门前大水推断桥。山中坐雨六十日,不知野草如人高。今晨出门天气好,眨眼忽惊春事老。杨花散作雪满溪,送客俄然动怀抱。金陵六朝古帝都,古时风景今何如?珊瑚无根土花碧,露团玉树生流珠。江上无人隔尘土,丹凤不来孤燕语。上人脱洒无滞留,抵用登临重怀古。

独立凭危阑,高低落照间。寺分一派水,僧锁半房山。对面浮世隔,垂帘到老闲。烟云与尘土,寸步不相关。

孤渚凝寒睇,斜风看乱飘。已狂难自定,初泊不胜娇。白向水边断,轻来衣上消。更愁清梦觉,篷底听萧萧。

湖上飞来小祝融,群青在侧一居中。何当容众常相下,不必称孤触自雄。

伊川不到十年间,鱼鸟今应怪我还。浪得浮名销壮节,羞将白发见青山。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却到谢公题壁处,向风清泪独潺潺。

湖面层收雨露开,浪声千里急奔雷。草迎云梦秋光去,帆带衡阳晓色来。帝子不归林叶下,楚魂堪吊暮鸿哀。羁游到此偏增感,况悼长沙放逐才。

吾闻阴阳在天地,升降上下无时穷。环回不得不差失,所以岁时无常丰。古之为政知若此,均节收歛勤人功。三年必有一年食,九岁常备三岁凶。纵令水旱或时遇,以多补少能相通。今者吏愚不善政,民亦游惰离於农。军国赋敛急星火,兼并奉养过王公。终年之耕幸一熟,聚而耗者多於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