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元功问讲学之意

金声而玉振,从本用圣学。
石师所未讲,赤子有先觉。
丝直则为弦,可射可以乐。
竹笋不成芦,白珪元抱璞。
匏瓜不能匏,其裔犹为瓟。
土俗颇暖姝,西笑长安乐。
革无五声材,终然应宫角。
木人得郢工,鼻端乃可斲。

作品评述

《侯元功问讲学之意》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声而玉振,从本用圣学。
石师所未讲,赤子有先觉。
丝直则为弦,可射可以乐。
竹笋不成芦,白珪元抱璞。
匏瓜不能匏,其裔犹为瓟。
土俗颇暖姝,西笑长安乐。
革无五声材,终然应宫角。
木人得郢工,鼻端乃可斲。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讲学和学问的意义以及表达了对学术进展和个人成长的思考。作者以一系列比喻和象征来表达他对学问的理解和感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精妙的比喻和隐晦的意象,展示了黄庭坚对学问和学术的思考。以下是对每个意象的解析:

1. 金声而玉振,从本用圣学。
这句表达了黄庭坚对学问的崇高价值的认同。金声代表珍贵而美妙的音乐,玉振则象征高贵的品德和学问修养。从本用圣学,则强调学问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圣贤的学问和道德。

2. 石师所未讲,赤子有先觉。
这句说明了学问的普及和传承的重要性。石师未讲指的是一些重要的学问和知识还未被传授。赤子有先觉则表达了即使是年幼无知的孩子,也能够敏锐地领悟到学问的重要性。

3. 丝直则为弦,可射可以乐。
这句通过比喻丝和弦的关系,表达了学问需要得到正确引导和调整才能发挥其作用。只有丝直了,弦才能够被用来射箭和奏乐,暗喻学问需要经过整理和修正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4. 竹笋不成芦,白珪元抱璞。
这句用竹笋和芦荟的比喻,描述了学问的发展和成长过程。竹笋代表年轻的学子,芦荟则代表成熟的学者。白珪元抱璞则表示即使是未经雕琢的玉石,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5. 匏瓜不能匏,其裔犹为瓟。
这句用匏瓜和瓟的比喻,表达了学问的传承和发展。匏瓜是一种质地坚硬的瓜果,而瓟则是匏瓜的后代。这里暗示即使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学问的价值依然存在。

6. 土俗颇暖姝,西笑长安乐。
这句描述了不同地方和文化对学问的态度和追求。土俗颇暖姝指的是乡野文化的温暖和纯洁,而西笑长安乐则代表都市文化的繁荣和欢乐。这里暗示了学问和文化的多样性,不同地方的人们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7. 革无五声材,终然应宫角。
这句通过比喻革和五声的关系,表达了学问需要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革指的是革新和变革,五声则代表音乐的五种音调。应宫角则表示学问需要与时俱进,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

8. 木人得郢工,鼻端乃可斲。
这句用木人和郢工的比喻,强调了学问需要专业的技艺和精湛的工艺。木人代表未经加工的木材,郢工则是擅长雕刻木材的工匠。鼻端乃可斲则表示只有经过精心的加工和锻炼,学问才能够展现其真正的价值。

综合起来,黄庭坚通过一系列比喻和隐喻,表达了对学问和学术的思考和认识。他强调了学问的崇高价值、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学问需要适应时代变化和经过精心修炼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这首诗词饱含哲理和意境,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反思。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诗词推荐

骊珠一百二十六,落纸轻圆字字同。怪得春来全少雨,烟云都在锦囊中。

少时铁马蹴河冰,老去摧藏百不能。风雨满山窗未晓,只将残梦伴残灯。

初仕谓之箧,已是行道时。为官要自强,谨勿事诡随。一命可及民,官正不论卑。当今淮堧清,犬眠足生氂。

雨歇前林,薰风度、琴声清淑。绮窗迥、张眉初扫,弄弦鸣玉。三叠瑶池仙侣宴,九江鹤唳清江曲。政伯莺、此日梦维熊,祥烟馥。金徽外,音时续。雕筵上,听难足。且相将一醉,满倾醽醁。共祝遐龄何所似,水流不尽高山矗。算未应、归去抱琴书,云间宿。

苕霅水烟乡,溪风六月凉。家家有船步,日日听鱼根。柳树垂阴密,蘋花入梦香。山入心亦爱,时到咏沧浪。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一枕僧榻清,钟磬半空里。平生此名山,籍籍满吾耳。乘兴作远游,杖策自不已。行行到绝顶,尘世知隔几。云烟出其下,渺视犹万里。山川与人物,往往尽蒙被。始疑翻雪涛,混同一彭蠡。顷刻开一罅,初见山逦迤。仿佛人世界,未可详目指。山中为予言,此地

古今犹异俗,邹鲁尚多儒。簿领三年责,云霄一武趋。数过忘潦倒,惜别更斯须。说与晁夫子,今年锥也无。

凤于飞,差差粹羽今逢时。桐花正美矞雪乱,家庭玉树须来仪。

秦郎相家子,被服一寒士。不味膏粱珍,嗜书如嗜芰。仕途乐平进,欲上行或止。制使护瀛壖,婉画幕中试。不避痴儿讥,但欲了官事。君贤他可及,好善无与比。公余仍进学,访问无巨细。片言苟有闻,必欲穷根柢。一介有可观,穷阎必躬履。老我甘投闲,衡门人所弃。惟君异时好,时来

山有乔峰水有涛,未能容屐岂容舠。非无仁智斯为乐,少有登临不惮劳。言味止知甘脍炙,语真谁是识琼瑶。自惭不尽人才处,长恨今人论太高。

梦断蓬窗特地愁,卧闻溪水啮船头。夜航又逐东风去,重叹因人此滞留。

漫浪江头,三听秋砧,一登故台。望烟芜莽苍,令人目断,风樯掀舞,何日眉开。把酒新亭,围棋别墅,老气当时何壮哉。江东事,百年无恙,全是时才。纷然竞付轻埃。还水绕赏心东向淮。叹阿奴侪辈,因人碌碌,乃翁材略,余地恢恢。凤阙天高,鹭洲潮落,约取白鸥归去来。阑干外,英

几州陵变谷,经月雨为霖。世事今如此,西风动客心。

曾逐狂飚取意飞,一时春色便依稀。旧丛还有香心在,却被西风管领归。

借疏香积共晨炊,客里良辰总不和。孺子从渠均胙肉,南翁无处听巴词。神鸦得志饱终日,巢燕有心来及时。风雨聒人聋转甚,半钟浊酒可能治。

地胜千山会,孤怀行转幽。归云带层巘,远岸送轻舟。绿树莺边合,清泉槛外流。雨余情更逸,端为故人留。

黑漆昆仑把钓竿,古帆高挂下惊湍。芦花影里弄明月,引得盲龟上钓船。

眇眇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

东风吹雨晚潮生,叠鼓催船镜里行。底事今年春涨小?去年曾与画桥平。

林卧避残暑,白云长在天。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月色遍秋露,竹声兼夜泉。凉风怀袖里,兹意与谁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