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晦翁十首

灵台一似大圆镜,妍丑自分吾不知。
秋杀春生天道尔,先生喜怒一何私。

作品评述

《送晦翁十首》这首诗词是宋代王阮创作的。该诗将一位名叫晦翁的人物作为送别对象,表达了对晦翁的思念和祝福之情。

译文:

灵台一似大圆镜,妍丑自分吾不知。
秋杀春生天道尔,先生喜怒一何私。

诗意:

整首诗描绘了一种感慨之情,以及对晦翁的惋惜与祝愿。首句中的“灵台一似大圆镜”可以理解为晦翁的精神世界宛如一个巨大的镜子,可以清晰地反映出自身的妍丑得失。但作者却说“妍丑自分吾不知”,意味着作者无法判断晦翁的美丑,不知道他的得失。

接下来的两句“秋杀春生天道尔,先生喜怒一何私”中,表达了对晦翁生死起伏的深切关注。诗人认为,生命像秋天般残酷,不断夺去春天的存在,而先生却将喜怒藏于心底,不外露。这种私密的掩藏,也许让晦翁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被送别者的关切与敬意。通过描述晦翁的内心世界和生死状态,诗人体现了对晦翁独特个性的赞叹和对他人生轨迹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给人以思索和启迪。诗人对晦翁的祝福,表达了独立与真实内心的尊重与崇敬。

作者介绍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河流南苑岸西斜,风有晶光露有华。门柳故人陶令宅,井桐前日总持家。嘉招欲覆杯中渌,丽唱仍添锦上花。便作武陵樽俎客,川源应未少红霞。

一寸功名心已灰,翩然解组赋归来。中兴天子登耆旧,二十余年挽不回。

刘郎刘郎莫先起,苏台苏台隔云水。酒醆来从一百分,马头去便三千里。

山绕平湖绿四边,两翁遗泽到今传。苹风引钓鱼随艇,谷雨催耕水拍田。败壁丹青悲落日,荒庭绅笏想流年。桐乡不废春秋祀,箫鼓鸡豚久更虔。

南我不为雨,躬即宝陀求。地势到此尽,天河相接流。鳌舒千丈背,蜃吐数层楼。念彼观音力,杨枝洒有秋。

不瞻犀柄动经旬,忽报巾车独辗春。曾作天津歌酒伴,此间谁是识花人。

郭外皆鲸浸,区中等蚁窠。若无西雁翅,客子奈愁何。

词家从不觅知音,累汝千回带泪吟。惹得尔翁怀抱恶,小桥独立惨归心。

昔人为己学,深旨妙隐微。三复尚絅章,服膺原无违。

十里清风一饷间,片帆真欲解人颜。林家庄近闻鹅鸭,船到阊门尽未关。

涿鹿茫茫白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丹霞遥映祠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

已恨闽天道路赊,更堪回首隔仙霞。潺溪已是他乡水,纵使东流不到家。

红尘海里,好风光谁有。输与沧浪钓竿手。信翩然、一苇目断空蒙,烟草外、历历楚云湘岫。谩随春浪去,路人桃源,肯为繁华暂回首。岁晚若归来,纵鸥鹭忘机,莫系缆、汉南杨柳。好乘兴、凌风访蓬莱,为说与麻姑,海桑依旧。

阙然不见怀千虑,特地相过无一言。平日交情如水淡,暂时客里似春温。酒随深浅有余味,事向细微无不论。漫道与君心莫逆,谁知朴直个中存。

久雨不晴,浸烂衲僧鼻孔。如何是衲僧鼻孔,浮云散尽碧天宽,赫赫金盆海里涌。

河水清瀰瀰,照见远树枝。征人不饮马,再拜祝冯夷。从今亿万岁,不见河浊时。

贡部抡才选,高风素所钦。方闻二道策,献纳百官箴。荣滞登台晚,周爰注意深。有时无命叹,遗恨古犹今。

泠色初澄一带烟,幽声遥泻十丝弦。长来枕上牵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

常时月好赖新晴,不似年年此夜生。初出海涛疑尚湿,渐来云路觉偏清。寒光入水蛟龙起,静色当天鬼魅惊。岂独座中堪仰望,孤高应到凤凰城。

左右江湖仙圣宅,龙飞凤舞帝王家。楼台高下随山势,渤灞微茫涌日华。渔浦风和翻柳影,官河春尽落桐花。钱唐佳丽今无比,回首中原望眼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