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门晓直

城上清钟散御墀,曙鸦声动万年枝。
天回阁道星辰迥,云捧乾清岁月迟。
内省尚承东阙旨,从官稀见早朝仪。
羁孤愁断周南目,仙仗新传到具茨。

作品评述

《顺门晓直》是明代文人郑善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晨,城上的钟声散发到皇宫的大门前,
拂晓时分,乌鸦的叫声动摇着万年古树。
天空回归晴朗,阁道上的星辰独特绚烂,
云彩仿佛在捧着乾清的岁月,时间似乎缓慢流淌。
皇宫中的臣子们仍然遵循着东阙的命令,
难得有机会见到清晨的朝会仪式。
作为一个旅居他乡的人,我忧愁地凝视着周南的方向,
仙仗的消息刚刚传到具茨(意指皇宫)。

诗意:
《顺门晓直》描绘了一个早晨的景象,同时反映了作者作为一个边远地区的官员,对于中央政治和皇宫事务的渴望和忧愁。诗中通过描绘清晨的钟声、鸟鸣和天空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间万物的变化。作者通过对朝廷政务和朝会仪式的提及,暗示了他对于参与中央政治的渴望和不满。最后,诗中提到了仙仗传至具茨,表明了仙仗(指仙人或神仙)的消息抵达皇宫,使得作者对于皇宫的关注和向往更加强烈。

赏析:
《顺门晓直》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朝会仪式,展示了作者对于中央政治和皇宫的向往和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诗词更具有艺术感和表现力。钟声、乌鸦的叫声和天空的变化呈现出一幅早晨的生动画面,同时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界的变化。作者对于参与朝廷政务的渴望通过提及东阙和朝会仪式得以体现,表达了自己在边远地区的孤独和不满。最后,诗中提到的仙仗传至具茨,暗示了作者对于仙人或神仙的向往和对于皇宫的向往,增加了诗词的神秘感和趣味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清晨景色和反映作者的思考和感受,展示了明代时期文人的情感和对于中央政治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诗词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感。

诗词推荐

南国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床翠羽帐,宝袜莲花炬。魂处自目成,色授开心许。迢迢不可见,日暮空愁予。

秋到先生旧草堂,凉飚林叶已飘黄。渐看天宇清霜肃,更觉人家白昼长。历世既经三折臂,坐愁何必九回肠。世间万事消磨尽,只有诗情未遽忘。

月入楸梧径,风生芦荻林。脱巾凉入发,临水爽披襟。寒暑推移久,江湖感慨深。功名虽已矣,犹得寓孤吟。

相逢遽叹别离牵,三见江皋蕙草鲜。白发俱生欢未再,沧洲独往意何坚。愁看郡内花将歇,忍过山中月屡圆。终日望君休汝骑,愧无堪报起予篇。

寻胜去,驱马上南堤。信脚不知人远近,醉眠犹劝玉东西。归帽任冲泥。春雨过,农事在瓜蹊。野卉无名随路满,山禽著意傍人啼。鼓角已悲凄。

毗耶长者入街初。

滤泉侵月起,扫径避虫行。(《丹铅录》)

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浮云蔽日去不返,总为秋风摧紫兰。角巾东出商山道,采秀行歌咏芝草。路逢园绮笑向人,两君解来一何好。闻道金陵龙虎盘,还同谢脁望长安。千峰夹水向秋浦,五松名山当夏寒。铜井炎炉

过却清明艳冶天,梨花飞雪柳森烟。欲凭莺燕留春住,无奈东风信杜鹃。

倒街卧路谁复嗔,粥鱼斋鼓强唤人。莫疑只今五斗醉,要会从来三昧身。

溟藩轸帝忧,见说初鸣驺。德胜祸先戢,情闲思自流。蚕殷桑柘空,廪实雀鼠稠。谏虎昔赐骏,安人将问牛。曾陪后乘光,共逐平津游。旌旆拥追赏,歌钟催献酬。音徽一寂寥,贵贱双沉浮。北郭乏中崖,东方称上头。跻山望百城,目尽增遐愁。海逼日月近,天高星汉秋。无阶异渐鸿,有志

丹壁排空叠彩虹,上真应此驻灵踪。烟沉晓日明孤顶,云破馀霞出半峰。岩下法师曾伏虎,洞中仙客屡投龙。他年翠盖东巡狩,玉牒终须受大封。

妖娆百种宜,总在春风面。含笑又和嗔,莫作丹青现。问著却无言,觑了还回盼。底处奈思量,卷了还重展。

试上江楼望,初逢山雨晴。连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俊美要殊观,萧条见远情。情来不可极,日暮水流清。

长年人海混潮声,水宿荒凉却夜惊。月照空巢乌绕树,风吹短草雁知更。要观此地秋涛壮,更待明年春水生。不比蜃楼多变见,彩云初日拥层城。

拥裘南窗下,坚坐试定力。炉香亦不散,伴我到曛黑。绝交近为我,游世易颠踣。默默何所为?且复自休息。

诗材满眼不能收,忽报君来为举头。寸铁不持难白战,污渠何敢映清沟。飞飞望绝千山鸟,浩浩心驰万里鸥。市远家贫乏供给,愧烦张日肯淹留。

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啧啧野田雀,不知躯体微。闲穿深蒿里,争食复争飞。穷老一颓舍,枣多桑树稀。无枣犹可食,无桑何以衣。萧条空仓暮,相引时来归。邪路岂不捷,渚田岂不肥。水长路且坏,恻恻与心违。

蓬莱阁上笑谈余,别后思君看画图。萍水相逢俱老矣,家山自好盍归乎。清风一榻庄周蝶,明月扁舟范蠡湖。此是达人真乐事,客中何必叹穷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