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松林长老

大松五丈百岁余,小松五尺前时种。
俱有坚完不朽心,莫以今轻古为重。
东溪一片寒玉光,夜挂高枝何所用。

作品评述

《寄松林长老》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大松和小松两棵树的对比,以及对古代价值观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大松五丈百岁余,
小松五尺前时种。
俱有坚完不朽心,
莫以今轻古为重。
东溪一片寒玉光,
夜挂高枝何所用。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大松和小松两棵树的不同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不受时间限制的追求。大松已经长成了五丈高,已经有百岁之久,而小松则是在五尺高的时候种下的。尽管两者的年龄和高度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具备了坚定、完整且不朽的心灵。

诗中的“莫以今轻古为重”表达了作者对古代价值观的尊重和珍视。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轻视古代的智慧和经验,而应该从中汲取启示和教益。这种态度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历史的敬畏。

最后两句“东溪一片寒玉光,夜挂高枝何所用”则通过描绘东溪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品质的追求。东溪的寒玉光指的是清澈而纯净的水光,夜晚挂在高枝上的光芒似乎没有实际用途。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希望自己的追求和努力能够超越世俗的功利,追求更高尚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大松和小松的对比,以及对古代价值观和高尚品质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传统文化和追求卓越的向往。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正月今欲半,陆浑花未开。出关见青草,春色正东来。夫子且归去,明时方爱才。还须及秋赋,莫即隐嵩莱。

襟袍空无碍,精神老不衰。家传司业学,句逼简斋诗。荒瘠留阴德,平反有去思。功名赍志没,回施称家儿。

天心草草用英雄,把钓应难比梦熊。宰肉有谋偏蹑足,分羹可忍况藏弓。谋臣无计留高鸟,猛士空劳咏《大风》。蒯彻徉狂栾布少,何人哭向未央宫。

长年未省厌长病,一暑方憎又一春。把卷颇思亲玉雪,出门无好坏苦埃尘。

把酒对江梅,花小未禁风力。何计不教零落,为青春留得。故人莫问在天涯,尊前苦相忆。好把素香收取,寄江南消息。

白日下昆仑,发光如舒丝。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折折黄河曲,日从中央转。旸谷耳曾闻,若木眼不见。奈尔铄石,胡为销人。羿弯弓属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讵教晨光夕昏。

池上有雏鹤,来從淮水壖。旧巢离海树,清唳入吴天。骨峭翘霜月,翎疏刷野泉。使君宜得伴,仙格本千年。

顾我非君比,最为相得欢。平生游处久,美行始终完。长夜忍埋玉,秋霜不借兰。西风湿襟袖,空有涕阑干。

独上千峰与万峰,晴岚淡写海江容。偶从动问山居事,笑拍岩前一树松。

觳旦其差,有牲在条。工祝致告,为俎孔硕。肸乡是期,祚我明德。备兹孝钦,式和民则。

谁凿云根清气泄,混混源泉流不竭。味极太古比龙涎,饮之令人骨清彻。父老为云有葛仙,丹成此地经多年。寂寞烟霞洞云静,惟留斯迹令人传。

此殷勤求一诀,传清静奇瑰。惊神骇目自残摧。公入药镜,照道眸开。外邪魔都尽*,能治病禳灾。红水绿一声雷。田田内宝,印到蓬莱。

风雨来从海外天,灵星海里泊楼船。坐吟苦句斟愁酒,也是清明过一年。

暮云遮远眼,叠叠入青烟。十年不见,醯鸡同舞瓮中天。闻道山阴回棹,相去都无百里,李郭可同船。行止皆天意,端欲自操竿。功名事,须早计,真安闲。高才妙手,不当留意市廛间。俄已山林长往,尘面时时拂镜,齿发甚衰残。廊庙非吾事,茅屋且安安。

荣华梦事付朱门,茗碗炉燻所性存。对月朗吟将进酒,逢春细和乐游园。坐中投辖时留客,膝上含饴日弄孙。四美难并公奄有,何曾一夕不开樽。

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一命官无小,心思及物同。高风超俗见,只手救人穷。宦路梅花白,亲庭萱草红。贤明尤易事,最喜遇南丰。

身已明农老一丘,屡空何以答珍投。新腔高处古乐府,警句当家小倚楼。此笔生花尤组丽,彼风吹箨漫轻浮。从前作者皆勤苦,萤雪功夫更讲求。

忆子脂车久,淹留乃至今。离情吴市酒,秋色楚臣心。傲逐世途减,贫怜宦后深。襄阳问耆旧,挥手岘山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