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祀方泽歌 昭夏

曰若厚载。
钦明方泽。
敢以敬恭。
陈之玉帛。
德包含养。
功藏灵迹。
斯箱既千。
子孙则百。

作品评述

《周祀方泽歌 昭夏》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曰若厚载。钦明方泽。敢以敬恭。陈之玉帛。
德包含养。功藏灵迹。斯箱既千。子孙则百。

诗意:
这首诗词是庾信写的一首赞美周朝祭祀方泽的歌颂之作。诗人表达了对周朝祭祀仪式的崇敬和敬意,赞美了周朝的道德修养和功德积累,以及祭祀仪式中展现的神秘迹象。最后,诗人认为如果这个祭祀之箱能够传承千年,那么后代子孙将会受益无穷。

赏析:
这首诗词以庄严肃穆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周朝祭祀方泽的赞美和敬意。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如修辞反复、对仗句和象征意象等,使整首诗词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诗词开篇两句“曰若厚载。钦明方泽。”以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对祭祀方泽的重视和敬仰,凸显了诗人对周朝祭祀仪式的崇敬之情。接下来的两句“敢以敬恭。陈之玉帛。”则表达了诗人对祭祀仪式中所陈列的珍贵物品的推崇和敬重。

随后的两句“德包含养。功藏灵迹。”则赞美了周朝的道德修养和功德积累,认为这些美德和功德就像包含养分的器皿一样,而祭祀仪式则展现了这些美德和功德的神秘迹象。

最后两句“斯箱既千。子孙则百。”表达了诗人对祭祀之箱的传承和延续的期望。如果这个祭祀之箱能够传承千年,那么后代子孙将会受到百倍的祝福和福泽。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周朝祭祀方泽的歌颂,表达了诗人对周朝文化传统的推崇和对祭祀仪式中所展现的美德和功德的赞美。诗人以庄重、肃穆的语言和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了对祭祀仪式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和期望。

诗词推荐

悬崖三百丈,五里到松门。路尽始佳处,苔深无屐痕。细泉牛乳滴,亭午艾香温。舟楫红行疾,无劳具酒尊。

戊午九月十,汹汹群寇生。疋枹与赤水,参会童石氓。烹牛饫凶竖,剚人谄妖灵。长驱无龃龉,四境腾沸羹。野庐竞趋察,廛市争奔城。啼号震暮夜,阴气昏冥冥。携持半箱筥,扛舁及翁罂。鸡豕头骈阗,肋息惊吞声。宇内同一胞,何事起搀枪。据险恶氛聚,血牙余种狞。原岭迤巢穴,习头

赠言必有规,无规固无言。强言苟无补,何异秋虫喧。君行蜀道难,不厌治轻轩。母殁未归土,女长未出门。谁能力为此,劳苦游墙藩。

美人别来无处所,巫山月明湘江雨。千回相见不分明,井底看星梦中语。两心相对尚难知,何况万里不相疑。

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禹终平洚水,舜亦致薰风。江海生灵外,干坤揖让中。乡人不知此,箫鼓谢年丰。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年年吟帽客他乡,柳絮飞时日渐长。远树云生残照没,近梅风重早晨凉。桑条带露归蚕室,花片随泥上燕梁。历日又催春色去,田家便有插秧忙。

债然位望亚陪京,大作山川小作城。堡障百年宽北顾,耕桑千里庆西成。和风温若生庭户,明月飞来入栋楹。道院依然无一事,只须空洞养心诚。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石巩箭,秘魔叉。直下会得,眼里空华。堪悲堪笑少林客,暗携只履度流沙。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生为石上桂,叶如翦碧鲜。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白发星星筋力衰,种田犹自伴孙儿。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泛棹若流萍,桂寒山更青。望云生碧落,看日下沧溟。潮尽收珠母,沙闲拾翠翎。自趋龙戟下,再为诵芳馨。

行谊高余子,文章自一家。岳神均客礼,敌国叹才华。直节曾无苦,全瑜更不瑕。儒流有遗恨,不见草黄麻。

花源药屿凤城西,翠幕纱窗莺乱啼。昨夜蒲萄初上架,今朝杨柳半垂堤。片片仙云来渡水,双双燕子共衔泥。请语东风催后骑,并将歌舞向前谿.

作诗有病谁与说,读书有疑谁与决。思君只在百里间,底事相望若胡越。阿连报君有来期,候君未至趣以诗。想因故人意恋恋,故作去鲁行迟迟。

卷沙成浪北风颠,衔尾千艘不敢前。匝岸水居皆有酒,行人得意买江天。

吾友今生不可逢,风流空想旧仪容。朝来马上频回首,惆怅他人似蔡邕。

禀质非贪热,焦心岂惮熬。终知不自润,何处用脂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