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晁补之的《扬州杂咏七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yù chuān jiǔ qū tōng huái zi , zhǐ fèi chūn fū shù rì g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九曲:九曲,常做地名。有福建武夷山九曲溪,山东省济南市区市中区九曲庄,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等。
日工:日工rìgōng∶日班,白班;或在一个日班所做的工作∶按天数计算工资的临时工人;也指这种临时工作。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原诗
欲穿九曲通淮子,只费春夫数日工。
但见荷花三十里,何须更有大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