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采荔一首

我已归寻乌石路,人谁肯顾雀罗门。
荔三百颗犹能啖,椿八千秋不足言。
唐贡华清劳岁岁,宋蠲驿置惠元元。
客询老子休粮诀,丹实漫山更满村。

作品评述

《又采荔一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已经回到乌石路上采荔了,但没有人愿意回头看鸟网的门。
三百颗荔果我还能吃,八千秋的椿花却难以言表。
唐朝的贡品华清一年年献上,宋朝的蠲税惠元元置办。
有来访的客人询问老子的休粮诀,红色的实实在在地装满了山村。

诗意:
《又采荔一首》以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回到乌石路采摘荔果的情景,但却面对着无人关注的鸟网门,暗示着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逐而忽略了自然之美和纯真的情感。诗中提到的荔果和椿花,用以象征时间的推移和物质的价值,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于物质追求的虚荣和对于精神追求的忽视。唐朝和宋朝的不同政治制度被描绘出来,唐朝以华清贡品表达了物质贡献的连续,而宋朝以蠲税惠元元置办表达了政府对民生的关怀。最后,诗人提到有客人来询问老子的休粮诀,意味着人们对于生活智慧和心灵寄托的追求,并且山村的丹实象征着丰收和富足。

赏析:
《又采荔一首》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现实的对比,揭示了人们在物质追求中迷失了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追求。诗中运用了荔果、椿花和山村等意象,以及唐朝和宋朝的对比,呈现出一个社会发展变迁和人们心态转变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荔果和椿花的描述,表达了物质价值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差距。同时,对唐朝和宋朝政治制度的描绘,展现了社会体制的变迁和政府对民生的关怀。最后,客人询问老子的休粮诀,显示了人们对智慧和精神寄托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对景物和政治制度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追求和思考,呼唤着对于内心世界和人性价值的关注。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祥烟瑞气晓来轻,柳变花开共作晴。黄鸟远啼鳷鹊观,春风流出凤凰城。

共喜忘怀势利间,每逢嘉景便开颜。梅花冒雪轻红破,湖面先春嫩绿还。浮蚁浓来当为釂,冥鸿高举不须攀。我惭习气欢狂在,未及仙翁一纪闲。

君王著意履声间。便令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韩。道吏部、文章泰山。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功业后来看。似江左、风流谢安。

逍遥下北溟,迤逦向南征。刹刹标名姓,山山记水程。回头十万里,举目九重城。观国之光未,中天日正明。

桃花红,李花白,东君怯寒辨未得。且令蝴蝶舞三台,啄木和成十八拍。呵呵呵,可怜陌上游人,开眼堂堂著贼。

垂垂大夏颠,一木枝无力。精卫悲沧溟,铜驼化荆棘。英风傲几砧,滨死犹铁脊。血染沙场秋,寒日亦为碧。

泉声恰似世情恶,山色不如归兴浓。自恨十围无处著,何如瘦作束腰蜂。

秘阁修撰韩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无告”劾去。去之日,百姓遮府门愿留者,顷刻合数千人,手持牒以告摄郡事。摄郡事振手止之,辄直前不顾;则受其牒,不敢以闻。明日出府,相与拥车下,道中至不可顿足。则冒禁行城上,累累不绝。拜且泣下,至有锁其喉自誓于公之前者

文房三物品皆精,报谢愁无秀句成。欲状升平在歌颂,奈何才不逮升平。

横江一片碧,攜鹤上渔船。收纶不成下,却抱钓竿眠。

初过湖南正惨悽,朔风边雪远相随。林欺橘柚看零落,岸拆蒹薜倚倒垂。可是辋川真入画,须教梁苑遍题诗。莫言北客都无有,且与湘人当土宜。

小垒飞书定不难,十年清苦旧儒冠。黄帘日转山衙静,彩笔春消海驿寒。坂马易劳须缓骋,潮鱼虽美莫多餐。人来肯寄平安不,茅屋三间伴剡滩。

回看云岭思茫茫,几处关河隔汶阳。书信经年乡国远,弟兄无力海田荒。天高霜月砧声苦,风满寒林木叶黄。终日路岐归未得,秋来空羡雁成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卖药何为者,逃名市井居。唯通远山信,因致逸人书。已报还丹效,全将世事疏。秋风景溪里,萧散寄樵渔。

渺渺湘水波,浩浩衡山云。悠悠我之思,皎皎兮美人。美人不可见,陵谷日迁变。风尘方纷攘,意者生死判。雁来信可通,岂若重会逢,恨无健羽翮,万里飞相从。腰下黄金佩,人间紫马贵。还疑衮绣身,易夺丘园志。鹤发几七旬,年与君为邻。交至老弥笃,恨弗时相亲。急流中勇退,一舸

震邸陪经席,辰阶拥化钧。高谟帷幄旧,嘉织鼎彝新。露湿铭旌晓,尘凝燕榭春。许郊民爱厚,犹忆相车茵。

小槛丛花未肯香,客中我亦忘重阳。要酬风雨满城句,旱合四郊尘政黄。

侍从推词伯,君王问子虚。早通金匮学,晚就曲台书。露泣时难驻,琴亡韵亦疏。臧孙知有后,里閈待高车。

投老欣相得,论心恨较迟。披文流涕疏,分韵泛湖诗。天夺过逢乐,人兴殄瘁悲。何须金马客,鲜制玉楼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