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恭的《为中林州题山水小景》
拼音和注音
lí jū zá chén xiǎng , jiǔ bié shān shuǐ sh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山水:1.山上流下来的水。2.山和水。3.指山水画。
水深:象鱼儿离不开水那样,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久别:(动)长时间地分别:~重逢。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离居杂尘想,久别山水深。
兹来惬清玩,复得谐夙心。
积雨川上霁,萧萧枫树林。
空翠洒飞阁,孤云閒远岑。
若人此真隐,缃帙与瑶琴。
怅望独不见,空期鸾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