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歌

牧羊忌太早,太早羊辄伤。
一羊病尚可,举群无全羊。
日高露曦原草缘,羊散如云满川谷。
小童但岂必习诗知考牧。

作品评述

《牧羊歌》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牧羊人在牧场上的经历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牧羊忌太早,太早羊辄伤。
一羊病尚可,举群无全羊。
日高露曦原草缘,羊散如云满川谷。
小童但岂必习诗知考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牧羊为主题,通过描绘牧羊人的经历,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诗的开头写道:“牧羊忌太早,太早羊辄伤。”这句话意味着牧羊人要避免过早地放羊,因为早放羊会让羊受伤。这里的“太早”可以理解为过早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而“羊辄伤”则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接下来的两句“一羊病尚可,举群无全羊。”表达了即使有一只羊生病,还可以治疗,但如果整个群体都出现问题,就无法挽回了。这里可以理解为在生活中,个体的问题可以解决,但如果整个环境或群体都出现了困难,就很难改变了。

接下来的两句“日高露曦原草缘,羊散如云满川谷。”描绘了阳光高照、露水洒满原野的景象,以及羊群散落在山谷之间的情景。这里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自然的感觉,也暗示了生活中的变化和无常。

最后一句“小童但岂必习诗知考牧。”表达了诗人对于牧童的思考。诗人认为,牧童并不一定需要学习诗词,也不需要考试,他们应该专注于牧羊的工作。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人们应该专注于自己的职责和工作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牧羊人的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们应该专注于自己职责的呼唤。它以简洁的语言和自然的景象,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和对生活的洞察。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步虚声裹碧云飞,佩玉珊珊谒紫微。月浸刚风鸾鹤过,仙都道士拜章归。

我昔隐天台,夜半游句曲。弄月过垂虹,万顷一片玉。烟艇起菱唱,水风吹钓丝,更欲小徙倚,恐失初平期。今年游青城,三十六峰峦,白云反在下,使我毛骨寒。天如玻璃锺,倒覆湿银海。素壁行其间,草木尽光彩。姮娥顾我笑,手抚玉兔儿;莫怪世人生白发,秋风桂老欲无枝。

芳菲不得驻,会取余春不。欲知回首处,渭曲苍茫间。

一掷虽然未得卢,惊人不用绕床呼。牢之坐被青云逼,只问君能酷似无。

芳草渡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蒲根水暖雁初落,梅径香寒蜂未知。词客倚风吹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青云几首诗。

隐几青山时有无,卷帘终日对跳珠。瀑声穿竹到深枕,雨气逼花香半湖。剥啄惟应书远至,宫商不断鸟相呼。欲传归客沉冥意,写寄南堂水墨图。

细竹千竿殿影斜,龙颜曾此着袈裟。寺楼杳杳钟声度,疑有宫娥出晚花。

春水望桃花。春洲藉芳杜。琴从绿珠借。酒就文君取。牵马向渭桥。日曝山头脯。山简接{罒/离}倒。王戎如意舞。筝鸣金谷园。笛韵平阳坞。人生一百年。欢笑惟三五。何处觅钱刀。求为洛阳贾。

一从五窦联芳后,直至君家四桂堂。莫是燕山传下本,又疑蟾窟摘来香。即今录续题千佛,伊昔栽培记十郎。却笑郄生太矜露,一枝未足诧名场。

肇开元圣千年学,曾是吾家七岁童。门户只今须自力,诗书排日看新功。

赤日千里火,火中行子心。孰不苦焦灼,所行为贫侵。山木岂无凉,猛兽蹲清阴。归人忆平坦,别路多岖嶔。赖得竟陵守,时闻建安吟。赠别折楚芳,楚芳摇衣襟。

马头聊复问诸涂,东指宣城百里余。水外山屏供步障,道傍蛙吹接行车。青归柳色浮烟里,红入花光过雨初。春意似同人意好,此行那患食无鱼。

不识田何易,空然愧项生。学文经子厚,评品得锺嵘。内省无他技,谁欺有隽声。后来资汲引,因见古人情。

一勺如琼液,将愚拟望贤。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

驿骑归时骢马蹄,莲花府映若邪溪。帝城人日风光早,不惜离堂醉似泥。

浮云悲晚翠,落日泣秋风。 (见《万花谷》。)语风双燕立,袅树百劳飞。松岛鹤归书信绝,橘州风起梦魂香。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 (题秦皇句,宣宗览之不悦。以上见《优古堂诗话》。)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钱塘》。)梁王旧馆已秋色,珠履少年

士有孟东野,荐乃乾退之。五十才一尉,俸钱仍半支。嗟予亦蹇者,白发方糟醨。因声谢吾友,十万亦多为。

诗翁名字简思陵,死去人疑化鹤丁。败絮当年犹自拥,褐衣今日可忘情。

仙禁开书府,神毫纪格言。简编包舜禹,围范总乾坤。稽古崇契教,斯文闢圣门。从游观奥秘,何以报宸恩。

季子让一国,视之敝屣然。宁当宝一剑,不为徐君悬。徐君虽亡骨未朽,剑挂坟前白杨柳。君知不知不足悲,我心许君终不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