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韩淲的《郑一长塘摘莲》
拼音和注音
qū lǘ zhuāi mǎ chèn chū liáng , zhào le nán qí shàng jìn zhu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南齐:南朝朝代名。公元年萧道成南齐高帝建,都建康今南京,统治的地区西到现在的四川,北到淮河﹑汉水,史称南齐。公元年为南朝梁所灭。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原诗
驱驴拽马趁初凉,棹了南齐上近庄。
稚子偶携宁有谓,经生相谑最难量。
酒因莲藕醉言泻,鸡配黄籼馌彼忙。
多少壮心收不起,又撑小艇入长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