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郑伶琵琶

郑伶名价重江东,五百梨园伎尽空。
子夜猿啼残月白,上林莺老落花红。
江头商妇愁无限,塞外明妃恨不同。
可惜曹纲今去远,何繇两市斗西风。

作品评述

《听郑伶琵琶》是明代吴俨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听郑伶琵琶

郑伶是东江地区有名的琵琶演奏家,五百名梨园伎乐团的艺人们,尽皆辞世,留下了空虚的舞台。午夜时分,猿猴啼叫,明月悬空白皎皎;上林园中,黄莺也变得老去,落花如红霞飘散。江头的商人妇女心事重重,愁苦无尽;而在边塞,明妃们的忧伤却有所不同。可惜的是,如今曹纲已远去,无法再听到她的琵琶演奏;而何繇在两市之间与西风相争。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郑伶琵琶的音乐、自然景色和人物心情,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艺术和时光的怀念之情。它传达了对琵琶艺术家和梨园伎乐团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凋零的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离愁别绪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以郑伶琵琶为线索,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色和人物的心情,展示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逝去艺术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郑伶琵琶的音乐和舞台的空虚对照起来,凸显了岁月的无情和时光的流转。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商妇和明妃们不同的忧伤境遇的关注,展示了社会和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困顿和痛苦。最后,诗句中的曹纲和何繇象征了逝去的音乐和远离的风景,使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凄凉和遗憾之感。

这首诗词通过对琵琶艺术、自然景物和人物心情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情绪氛围,使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

诗词推荐

铃斋西北小池台,漠漠年光病眼开。水面绿深知冻解,柳梢黄浅觉春来。啁啾野雀遗寒毳,拨刺潜鱼露戏鳃。物物恼人俱入咏,使君争奈乏天才。

沼月并舟还,荷花隘江水。笑擘菡萏开,小小新莲子。

曾观大海难为水,除去梁园总是村。

锦标夺得曾相继,金鼎调时亦薦更。并土儿童君再见,会稽章绂我偏荣。

北海书名亢其宗,虽摹犹足传奇踪。已鸣诸签调欧镛,更拔永戟摧羲锋。平生鉴赏襄阳公,二宝相避如燕鸿。青毡阅世傥可逢,定见重合延平龙。

志一气以动,气一志以随。持养使清明,和平毋暴之。

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蜻蜓飞翾翾,向空无所著。忽然逢飞蚊,验尔饥火作。一饱困竹稍,凝然反冥寞。若无饥渴患,何贵一箪乐。

夜间洗热凉飘飘,六月皎然满天雪。青林日晚人归宅,红谷天明客唤月。

琅玕夭娇排霄去,败箨平阶聊贮储。付与管城汤沐地,何须毛颖号中书。

诏下如春煦,巢南志不违。空将感恩泪,滴尽冒寒衣。覆载元容善,形骸果得归。无心惭季路,负米觐亲闱。

毋为陵学山,当为川学海。尹重贵自任,颜乐誓不改。

片云一去几时回,好在江心碧玉堆。他时倘记珍台客,默坐犹能遣化来。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铁师讲经门径仄,铁诗念佛颇得力。似师毕竟胜狂禅,师今遟我莲花国。

愦愦绮纨儿,客或大其宅。长公抱胸奇,所向有削迹。穷达吁可惊,贤否乃什百。请君勿此计,计之当浮白。

村北村南打稻声,荒园屐齿亦嬉晴。菊边更觉朝阳好,松下偏闻晚吹清。一岁无非吾乐事,千金不博此间行。周遭踏遍芙蓉岸,足庳腰颉栩栩轻。

师居中禁寺,外请已无缘。望幸唯修偈,承恩不乱禅。院多喧种药,池有化生莲。何日龙宫里,相寻借法船。

新喻渡无桥,分宜桥有栏。孰欤两徼吏,贤否已判然。堂上著威信,四郊如目前。入国政可知,兹焉略闚观。

骊岫接新丰,岧峣驾翠空。凿山开秘殿,隐雾闭仙宫。绛阙犹栖凤,雕梁尚带虹。温泉曾浴日,华馆旧迎风。肃穆瞻云辇,沈深闭绮栊。东郊倚望处,瑞气霭濛濛。

一炉龙麝锦帷傍,屏掩映,烛荧煌。禁楼刁斗喜初长,罗荐绣鸳鸯。山枕上,私语口脂香。每逢清夜与良晨,多怅望,足伤神。云迷水隔意中人,寂寞绣罗茵。山枕上,几点泪痕新。曾如刘阮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绮筵散后绣衾同。款曲见韶容。山枕上,长是怯晨钟。露桃花里小楼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